範朱公子敬

第200章 李井封男爵(1/3)

    李家浜族長李分,將他掌握的情況說出,叫人心驚膽戰。

    李分,字雙互,七十一歲,長於武術,曾經在金壇縣署做過十年兵曹吏,當過幾年兵曹曹正。早就不幹了,還回李家浜管本門的閑事。

    要說起來,幹到兵曹曹正,前途總會有的,怎麽就不幹了?那是因為村中發大水,回李家浜修房子,欠下許多債務。遂辭去曹正,專事販賣金壇雀舌茶。三十年販茶,積攢頗豐,這些年收官,在家養老。

    他其實還有個江湖身份,那就是茅山棲真堂東由老道的弟子。

    東由與西麵、南冥都是師兄弟,東由是二師兄,現今九十三歲,居於金壇縣茅山修道,前後斷續達五十年之久。比西麵小兩歲,比南冥大四歲。

    他們後麵還有一個北來老道,與南冥同歲,生月小一點,居於安南都護府的愛州天尊洞。曾有人懷疑李師儒的七步愛刀就得自於北來。

    說到這裏,一並將大唐域內當今最高輩分的老道挨個點名,除了西麵、東由、南冥、北來這四個師兄弟,還有三位九十多的名道,分別是:

    安西都護府龜茲鎮元陽宮戚純,九十六歲,西域道教的領首。

    成都府青城山巴我,九十一歲。漆雕又所學武藝,按傳承,該是巴我的徒孫。至於春酒販神漆雕卉,當然是徒曾孫。

    安北都護府狼山九寒,九十八歲,大唐玄宗天子寵妃楊玉環(719—756年)作太真女道之時的師弟,長城以北的道家弟子多為他的門人。

    這七個老道,在中唐之世的武林道,可謂是泰山北鬥,被武行稱之為“武道七老”。你在他們修道的地域活動,隻要對軍鎮節度、州縣官一報他們的名號,立即就會高看一眼,盛情款待。

    這武道七老的師父更加厲害,你道是哪個?

    正是臘八販神冬淩公子敬父,這些人乃都天元市元販諸神諸仙元始大帝親傳弟子。加上冬淩販神子祝壽,當年被子敬父號稱為販門八虎。

    子敬父當年在東都洛陽往來朝歌,販賣冬淩仙草,為武則天提供這種消火補虛貢品。販賣冬淩草的過程中,前後收下這幾個弟子,販賣冬淩草無論走到哪裏,卯時起床練武,辰正出發收購、采摘、運送冬淩草。

    到大師兄子祝壽去世後,這七位徒弟各尋出路。西麵出師早,十八歲就走了,他跟了顏真卿。其他的幾個也都販賣朝歌特產冬淩草及其他各地寶貴藥材。

    到了後來,個個家財殷實,不再操心兒女的事情,先後出家做了道士,相約各自掌握一處道家宮觀,收徒傳道。

    他們在冬淩公那裏當徒弟之時,自然是按照入門先後為師兄弟,並不按你的年齡論師兄弟。

    武道七老師兄弟的排序是:西麵、東由、南冥、北來、戚純、巴我、九寒。實際年齡數得著九寒,將近百歲。

    他們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修道,七位逐漸沒人能超過他們的輩分,在武道之中,均是頂尖人物。再者說,販界為保貨,必然會拜師習武,這些師尊在販界,比在道界得到的尊崇還要高一個層次。

    誰能叫出他們年輕時“販門八虎”四個字,必能得到七老極高的禮遇。因為他們更喜歡這個稱號。

    但是能叫出販門八虎的人,活到他們這麽大歲數的,恐怕少之又少。人們大多隻知道武道七老,而且武道七老的大號,也限於輩分很高的人知道,年輕人多數不曾聽說。

    李分掌握什麽情況,叫李井那麽害怕?

    目前金壇縣傳言四起,說是有三位神秘人物,專幹腰菱、長瓠販運。所謂腰菱,實際上指的是少婦。長瓠,指的是已婚成年男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