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張明偉

710 明人困境(為淡看風雲之巔白銀盟加更73/110)(1/3)

    大明被張明偉這個穿越者所改變引發的蝴蝶效應,對於周邊還是有非常大的影響。

    對於有的人來說,是非常壞的改變;可是,對於有的人來說,這個改變也未必是壞事。

    比如,對於荷蘭駐巴達維亞總督安東尼·範·迪門來說,他原本是在崇禎十八年就要病逝的,結果到了這崇禎二十二年了,都還沒死。

    不過他本人是不會認識到這點的,反而覺得大明帝國風格的突然改變,帶給了他無盡的煩惱。

    先是大員基地沒了,損失了船和人,接著又聽到呂宋的西班牙人也被明軍給滅了。一時之間,他在巴達維亞,別提有多擔心了。

    逃,是不可能逃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逃的。至於原因,要從荷屬東印度公司說起。

    1595年4月至1602年間,荷蘭陸續成立了14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過度的商業競爭,這14家公司於是合並,成為一家聯合公司,也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這個公司相當牛逼,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準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

    自成立以來,無往不利,也非常地囂張,從先期殖民者葡萄牙手中搶得了很多的殖民地。

    1619年,野心勃勃的燕·彼德爾斯遜·昆開始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任總督,看到了在東方的巨大利益,便決定在巴達維亞也就是後世的雅加達建立總部。

    但是該地人口稀少,缺乏糧食供應,沒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周邊地區是荒涼的沼澤地,罕見村莊人煙,雨季洪水泛濫成災,還常有老虎、野豬、犀牛等出沒,同時四周也麵臨當地土著國家的敵視和威脅。

    為此,荷蘭人從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的石場運來巨石,從東爪哇的紮巴拉砍得柚木,從當地采集珊瑚石,並招募或者掠奪,又或者坑蒙拐騙來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勞的明人,在廢墟上建立起巴城的雛形。並且這個修建時間很長,持續到安東尼·範·迪門時期才完成。

    並且為了鞏固這裏,下了大力氣征服或者驅逐了周邊的土著國家。

    所以說,巴達維亞是荷蘭人花了這麽大力氣修建起來的,甜頭才嚐到沒多久,他們又怎麽可能因為大明的崛起而放棄這裏逃跑呢!

    可是,大明海軍的厲害,他們也是知道的。既然不想逃跑,那就隻有求援了。

    安東尼在援軍到達前的這段時間內,那叫一個膽戰心驚,基本上就沒有睡好覺過!

    建設巴達維亞的明人眾多,原本的時候,巴達維亞總督是任命了一個明人叫蘇鳴崗的為甲必丹來幫他們管理明人,也就是所謂的“以華治華”,收取明人的人頭稅。

    這個蘇鳴崗在崇禎十二年的時候想要落葉歸根回大明福建,但是這個時候大明還到處都是戰亂,無奈之下他便隻有返回巴達維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