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運高手顧秋陳燕

第1410章 楊竹英出事了(1/3)

    下午,顧秋去了省委。

    帶了兩份禮物,一份給秘書,一份給唐書記。東西都放在車上,叫秘書下班的時候遞一下。

    秘書當然知道唐書記對顧秋的重視,尤其是顧秋費這麽大力氣,幫他們唐家跑腿,找到老神醫為唐老爺子治病。

    在秘書眼裏,都是了不起的功績。

    看到顧秋的時候,也客氣起來。

    下午唐書記辦公室人不少,一個接一個的。這主要是他剛從京城回來,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當然,也有些人是過來走過場的,在書記麵前露個麵。

    輪到顧秋的時候,唐書記已經站起來了,在窗口看著什麽。

    “唐書記!”

    顧秋進來,唐書記也沒轉身,繼續遠望。

    省委門口,是一條很寬敞的馬路,雖然車來車往,但是井然有序。

    唐書記背著手,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時無語。

    顧秋站在那裏,等待著唐書記的回應。

    “顧秋!你過來一下!”

    唐書記終於說話了,顧秋走過去,站在唐書記身後。唐書記指了指外麵,“你搞的那幾個試典,在省城適用嗎?”

    顧秋愣了下,省裏人多,車多,麵積大,各方麵都比下麵普通的城市要難以治理。

    如果稍加鬆懈,場麵就會變得十分難看。

    以前省城有過一段混亂的時候,隻是後來在左書記,陽書記等領導的大力整頓下,才保持了今天的模樣。

    但畢竟是省城,人口眾多,治理起來是個麻煩。

    流動人口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往往很多突發事情,都是這些流動人口造成的。

    當然,這裏指的並不是那些普通的打工族,而是一些經常遊走在黑白兩道上的那些人。

    這些人群,才是社會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顧秋在達州,寧德,武源等多個地方,都打造過不同的發展模式。包括現在的奇州,在寧雪虹的大力下,成功打造出了廉政建設第一市。

    唐書記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難道唐書記想把這些模式在全省?

    就全省而言,如果要實行這些政策,顧秋覺得有難度。因為每種模式,都會因為每個地方不同而不同。

    很多政策的決定,都鑒於他的經濟基礎。唐書記的話,令顧秋琢磨了好一陣,這才道:“在教學上講究因材施教,在用人上講究個量才而用,我們在治理地方方麵,隻能因地置宜,普及的說法,有點不靠譜。”

    因為每個地方特色不同,方式可能也需要不同。

    唐書記聽到他這麽說,背著手走回去,“你在南陽有些年頭了吧?經濟方作抓了這麽多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