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駙馬,你想造反嗎

第二十三章 公主們想要喬師望稱臣(1/2)

    有的人說,五禮的起源是周朝,但是若要追根溯源,再往前史上刨根究底,那【婦好】之代,也是有跡可尋的。

    何為五禮?

    其為,祭祀之吉禮;喪葬之凶禮;軍旅之軍禮;外賓之賓禮;冠婚之嘉禮。

    而先秦《禮記》中曾這樣闡釋:

    婚禮,合二姓之好,上事宗廟,下繼後世,為君子重之。

    至初唐,也就是唐高祖李淵時期。

    公主的婚禮則尤為被看重。

    崔宣慶、崔恭禮之所以被賜婚,一來是因為其二人功不可沒,但是更為重要的則是。

    這崔姓乃是唐高祖李淵都為之忌憚的七宗五姓之一。

    何為七宗五姓?

    據悉,是從周朝之末延續至此的高門巨族——五姓七家。

    有渭州李氏;趙州李氏;定州崔氏;冀州崔氏;幽州盧氏;雄藩鎮滎陽鄭氏,並州王氏。

    故此,崔宣慶、崔恭禮二人榮升駙馬爺合情合理,才門當戶對。

    定國公喬師望自然是不知其中緣由。

    即便廬陵公主認定喬師望為駙馬爺。

    可是!

    這心裏卻始終覺得喬師望這姓氏自然比自己要矮上三階。

    畢竟。

    喬師望不是什麽名門望族,更不是什麽七宗五姓。

    尤其廬陵公主乃是萬貴妃的獨寵,更是無出其右。

    自平陽公主逝世後,這位巾幗不讓須眉的殊榮之念恰又在李淵的骨子裏延續在廬陵公主的身上。

    故此,廬陵公主的刁蠻任性,那也成了愜(qie)意貴當。

    喬師望既然被既定為駙馬爺。

    那按照廬陵公主的秉性,喬師望在進爵位前,至少得先被洗禮。

    而所謂的洗禮,自然是要被她刁難,再刁難。

    能讓喬師望出醜了。

    那才真正能坐實了她為君,而喬師望為臣的既定事實。

    如此,喬師望才能打心眼裏聽他的。

    可是。

    她的這個小九九,喬師望可不會理會。

    什麽臣不臣?

    什麽定國公?

    在他的字典裏,這些炮灰的代名詞,連旮旯角兒都不配有。

    更何況。

    在喬師望的前身記憶中,唐朝的公主,大多有行為不檢點,並有不守婦道之名。

    喬師望之所以恐懼這毫無征兆的雷,劈下來,也多半怕是自己戴上了那綠帽子。

    畢竟這方麵。

    史書可沒交代全。

    公元625年,七月初,戌時。

    掖庭宮,鳳陽閣,燈火輝煌。

    左側有太子李建成為首,王珪、李綱、薛萬徹等人次之為賓。

    右側則是秦王李世民為前,李靖、杜如晦、房玄齡等人排之為客。

    而隻在白玉階上的正當處,才是廬陵公主、安平公主、南昌公主、館陶公主、真定公主五人。

    這樣排自然是無可厚非。

    畢竟她們為君,而崔宣慶、崔恭禮為臣。

    所以,崔宣慶、崔恭禮率先下榻在五位公主正前方的左右邊落坐。

    隻待定國公喬師望,夾在五位公主與崔宣慶、崔恭禮之間下榻落坐,並狀形犄角之勢。

    見狀,正立於鳳陽閣中央處的喬師望,一笑置之。

    “諸位貴客,喬某因三位公主盛情邀約,借鳳陽閣擺宴,和諸位同僚同慶天下。”

    “吾為東,你們為客。”

    這時,定國公喬師望朝廬陵公主使了眼色,示意她為自己斟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