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王波

第兩千七百一十八章價值觀(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忠信從小生活在江城的城市當中,他能夠感受到城市的孩子和農村孩子之間有多大的差距,而偏遠山區的孩子更是一樣。

    他到過宏克力鄉那邊,也在宏克力鄉那邊的村莊呆過,他十分清楚窮鄉僻壤是一個什麽概念,那裏的人們窮到了一種什麽樣子的地步。

    按照當時李忠信的印象,那邊的人已經算是窮掉底了,基本上可以說是家徒四壁,有口大鐵鍋,能夠做一些吃的東西,一鋪大炕,除此之外,基本上是什麽都沒有了。

    可是,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對於他們的生活都感覺到很是滿意。

    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大山深處,比他們生活遠遠不如的人還有著很多。

    那些個人想要走出大山,需要一兩天甚至是幾天的時間,他們在那邊也就是對付著能夠活著,一家人家當中,能夠有一身衣服就很不錯了。

    孩子在適齡的時候想要上學,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就是家裏麵想讓孩子到學校去上學,也得有地方能夠讓他們讀書。

    他們根本就負擔不起孩子上學,哪怕是沒有學費,沒有其他的雜費,單單是他們求學之路,就已經把他們難倒了。

    這些大山深處的孩子們,在家裏麵都吃不上飯,讓他們從家裏麵走出二三十裏地到外麵上學,然後再走出那麽遠的路程回家,先不說路途上有危險,就是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

    這些個學生想要在鄉鎮的學校住宿吃飯,是負擔不起那麽多的費用的。

    所以呢!李忠信在這個時候說的東西都是實話,他也是那麽去想的。

    李忠信覺得,中國現在的發展很不平衡,富的富,窮的窮,窮的人甚至連飯都吃不飽,這樣的一種情況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大家走向共同富裕,那才是真正的富裕,所以,李忠信在忠信公司賺到大錢以後,就開始加大對偏遠山區的捐贈力度,希望憑借著忠信公司的力量和他的一點微薄力量,為偏遠山區的人們做一些貢獻,希望他們能夠因為忠信公司的努力而改變他們的命運。

    從修路一直到給予鄉鎮學校補貼,讓大山深處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跟正常的鄉鎮學生一樣讀書學習,忠信公司一直再做,李忠信堅信,通過他長期的努力,會讓大山深處上不了學的孩子越來越少……

    “通過這些孩子不斷地學習,他們將會走出大山深處,成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子,而通過他們的努力和打拚,會讓他們帶動更多大山深處的人們走上致富路,這個話說的真好。

    就好像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一番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然後帶動更多的人富裕。

    忠信,你這個事情做得非常好,我支持你繼續把這樣的一種事情做下去。

    這個事情我也會在我們學校裏麵開展一次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學校裏的學生看一看,想一想,他們在清華大學享受著全國各地人民給予他們的優勢和優惠,讓他們知道,他們承載了無數人的期望,他們今後要回饋社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