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王波

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惡補(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通過李忠信這段時間的一些惡補和學習,他對自動化的這個東西呢!也是多出來了很多的了解。

    工業自動化這個學科呢!按照李忠信的分析,就是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幹預的情況下,按預期的目標實現測量、操縱等信息處理和過程控製的統稱。

    自動化技術就是探索和研究實現自動化過程的方法和技術。它是涉及機械、微電子、計算機等技術領域的一門綜合性技術。

    同時自動化技術也促進了工業的進步,如今自動化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於機械製造、電力、建築、交通運輸、信息技術等領域,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手段。

    按照李忠信拿到的關於中國自動化發展的簡史資料顯示,中國這邊呢!在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的這段時間裏,因為有了市場競爭,資源利用,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適應批量生產需要,中國開始了自動化發展之路。

    在這個時間段當中,主要為單機自動化階段,各種單機自動化加工設備出現,並不斷擴大應用和向縱深方向發展。

    按照書本以及李忠信讓人找來的資料當中的介紹,這個時候最為典型成果和產品基本上就要算是硬件數控係統的數控機床。

    而這個時候中國最早的數控機床,則是1958年時候生產出來的第一台數控機床X53K1。

    這台機床是由清華大學和北京第一機床廠聯合研製。它是北京第一機床廠與清華大學合作的結晶,在中國數控機床領域的空白紙頁上寫下了第一台。

    當時,在世界上隻有少數幾個工業發達的國家試製成功數控機床。

    試製這樣一台機床,美國用了4年時間,英國用了兩年半,日本正在大踏步前進。

    當時數控這種尖端技術,基本上都掌握在那些個歐美國家手中,這樣的技術,基本上對中國是絕對封鎖的。

    這台機床的數控係統,當時在中國是第一次研製,沒有可供參考的樣機和較完整的技術資料。

    參加研製的全體工作人員,包括教授、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學生等,平均年齡隻有24歲,這群人當中,赫然就顯示有邀請李忠信到清華大學給學生們講公開課的教授。

    他們隻憑著一頁僅供參考的資料卡和一張示意圖,攻下一道又一道難關,用了9個月的時間終於研製成功數控係統,由它來控製機床的工作台和橫向滑鞍以及立銑頭進給運動,實現了三個坐標聯動。

    這台數控機床的研製成功,為中國機械工業開始高度自動化奠定了基礎。

    李忠信看到這個地方的資料以後,他頓時就感覺到有一種很坑的感覺,清華大學那邊的幾個教授,都是如此牛逼的人物,他那個時候居然在這些教授的麵前侃侃而談,給他們講了一些關於自動化方麵發展的事情,李忠信鬱悶地想到,這絕對是關公麵前耍大刀,他當時咋就沒有掂量一下自己有幾斤幾兩呢!

    不理解不知道,越是知道,李忠信越是感覺到了一種壓力,他覺得,這次的公開課會很坑,至少會坑進去他很長一段的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