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陳楚

第十四章 凶案還原!(1/3)

    “如果說,凶手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十個人,甚至……上百個人,你說,還能抓和公布麽?”

    蘇白抿了抿嘴唇,當然,這個動作隱藏在麵具之下,楚建國是看不見的,隨後,蘇白慢慢消化了楚建國的這句話,到最後,蘇白嘴裏吐出了兩個字:

    “有趣。”

    是的,很有趣,通常意義上來說,凶殺案,尤其是死者隻是一個人的凶殺案,凶手基本上是一個人,至多再加一個幫凶,如果凶手人數再多一些的話其實就不需要去謀殺了,變成了另外一種性質。

    之前,網上其實也有著對這起案件的種種猜測,甚至也鎖定了所謂的嫌疑人,然後編織出了種種可能,其中最被認同的一個可能就是那個嫌疑人家世不一般,所以被上麵給包庇了,導致本來說案子都將要破的警察到最後忽然三鹹其口,什麽都不說也什麽都不公布。

    不過,群眾的眼睛向來都不是雪亮的,群眾也往往是最容易受到蠱惑的一群人,而且群眾的本能就是相信他們自己所願意相信的事實大部分人懶得去多探究所謂的真相,甚至是看見一條新聞的標題就開始揮斥方遒連新聞全文都懶得去看,這也是在未來當網絡媒體發達起來後諸多網絡營銷策劃的經典定義。

    蘇白對楚建國的話其實沒有太大的吃驚,反倒是覺得很有趣,不過有趣的背後,還有很大的麻煩,如果凶手真如楚建國所說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話,那麽自己所要找的羈絆物,定義就一下子變大了,甚至頗有一種大海撈針的感覺,自己可沒那個能力讓警方再次大規模地重啟這起案件的調查,如果還要再去調查這一百個人的話,那這個現實任務,就基本上可以宣告失敗了,因為憑借蘇白自己的力量,根本就沒辦法去完成。

    楚建國手指在鼠標上敲了敲,然後歎了口氣,看著蘇白:

    “將近一百個滬上大學的學生,在94年,大學生可比現在要值錢得多了,影響力和社會價值也更大,如果這一百個人都抓起來,都被列為殺人嫌疑犯,你知道在當時意味著什麽麽?”

    蘇白攤開手,握緊,然後猛地張開。

    意思很簡單,

    意味著,爆炸。

    一百個大學生是凶手,即使是現在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更別說二十多年前了,所以說和這個比起來,把這起案件給壓下去,似乎才是最維穩的方法。

    當然,前提是楚建國說的是真相。

    “我需要更確切的訊息,比如,為什麽?”蘇白追問道。

    楚建國猶豫了一下,而後放鬆了一下身子,“那些,列屬於保密條例,我不能說出來,哪怕你殺了我,我也不能說。”

    “迂腐。”蘇白把腳從桌麵上收起來,站起身,“我需要線索和真相,這對我很重要。”

    “但是我真的不能說,唯一能透露的也就是,當初這百來個大學生,都是參與者,而且不像是前幾年小月月事件裏那些漠不關心的路人,他們隻是裝作沒看見,在道德上會受到指摘,但是從法律上來說,他們並沒有過錯,而這起案件中,那些學生們,都是參與者,是他們一次兩次地,把王雪推入了深淵。

    到最後,我親眼看見王雪一步一步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我這個上過戰場的人都覺得有些不寒而栗,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一種東西,會讓這一群受到了高等教育的學生們,變成罪惡的劊子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