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李太後

第140章 一個傳奇的女子(1/2)

    漢軍爭看繡裲襠,十萬貂旄一女郎。

    喚起木蘭親與較,看他用箭是誰長?

    (裲襠,即兩襠,古代一種背心,男女皆可用。婦女穿的常飾采繡,所以說“繡裲襠”。

    “看他用箭是誰長”中的“他”,以現在的語法,應為女字旁“她”。)

    話說這首詩出自江南大才子、也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即徐文長之手(另兩大才子是謝縉、楊慎)。

    詩是用來記錄一位傳奇的少數民族女子演武、射獵時的盛景,字裏行間表露出徐渭被這位女子的風采所深深吸引,並熱情洋溢地讚美謳歌了這位女中豪傑。

    詩中描寫的這位女主人翁名字叫作“三娘子”,史稱“鍾金哈屯”,是蒙古黃金家族(廣義上指成吉思汗所有子孫,這裏指狹義上拖雷、忽必烈的後裔)嫡係後裔俺答汗的王妃。

    俺答汗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領,被明朝政府封為“順義王”,三娘子被封為“忠順夫人”。

    她可真是一位傳奇人物。

    而且,她的傳奇完全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力(到底怎麽傳奇,稍後再敘)。

    江南大才子徐渭為何識得蒙古族的三娘子呢?

    這還得說到大明的一位封疆大吏吳兌。

    吳兌是浙江山陰(即紹興)人,他是曆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重臣。

    吳兌與徐渭是同鄉。

    徐渭也是浙江紹興人。

    他們兩人的關係起初還是非常要好的,然而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有著天壤之別。

    吳兌連舉鄉試、會試(連舉就是今年鄉試通過,剛好有資格參加第二年的會試,又通過),直接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一路官運亨通,直至同時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最後又調至北京擔任兵部尚書。

    反觀徐渭,論才華,他不知甩出吳兌多少條大街(徐渭到底有多牛就不贅述了,相信稍微愛好一點文學的朋友都清楚)。

    可徐渭終其一生隻是一名生員,即秀才,他總共考了八次(三八二十四年)都沒能考中舉人,窮困潦倒苦不堪言(似乎這是某一類極致文人的宿命)……與吳兌完全不同,徐渭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當然,兩人有一點是共同的:都走上了人生巔峰。

    隻不過是一個高官厚祿生活優渥,而另一個三餐不繼,尤其是後半生,經常吃了上頓愁下頓,精神一度失常,曾幾度自殺。

    吳兌與徐渭兩人沒有鬧僵之前關係還是沒得說。

    萬曆四年(1576年)夏,吳兌邀請徐渭來宣府。其實是救濟徐渭這個落魄的朋友。

    恰好碰到三娘子率眾來貢。

    徐渭見到三娘子演武、射獵的盛況時感慨不已,隨性而發,於是作了上麵那首詩。

    三娘子雖是蒙古人,可尤其喜歡中原的文化,加上與吳兌情同父女,所以經常來宣化看望吳兌,每次來,她也不避嫌,大大咧咧地就住宿在吳兌的軍營中。

    ……

    這天晚上,朱翊鏐正與李太後一道用晚膳。

    付大海進來匯報道:“娘娘,申閣老緊急求見。”

    這個點兒來,不用說肯定是大事兒。

    況且任命申時行為臨時代理首輔時就明確指出:不能抉擇的大事直接請示李太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