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938章 烏斯藏(1/2)

    解決了西域和青海的問題,那麽接下來就該輪到烏斯藏了,可是由於氣候、地理等原因,現在對烏斯藏實行直接統治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李悠自然也不會非要不切實際的派遣大軍征服烏斯藏,因此他對烏斯藏另有安排。

    在元朝,烏斯藏的地方勢力必須要接受中央王朝的封賞方才能夠鞏固自身政教地位,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也利用了這一特點,對烏斯藏的宗教、政治領袖進行封賞,在烏斯藏各地政教首領爭相前來朝貢請封的情況下,一麵在政治上“眾建多封”,另一麵又在經濟上給予優厚的回賞,以擴大對藏區的影響,加強同西藏各地方勢力的聯係,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烏斯藏各地僧俗官員,作為明朝一個轄區的首領,必須在規定的時間裏向朝廷貢獻牲畜、皮毛、藏絨、藥材、藏香、銅佛、卷軸畫佛等土特產品和手工藝品,朝廷則沿襲慣例,以數倍於貢物價值的金、銀、鈔、綢、緞、布疋、茶葉、糧食等優厚回賜給予朝貢者,以示對邊遠地區的關懷,由於回賜豐厚,朝貢人員往來一次就可獲得大利,致使入朝進貢的烏斯藏人員逐年增多,這種以貢賜形式出現的朝廷與烏斯藏地方僧俗首領之間的特殊經濟往來,對明朝中央政權推行治理烏斯藏地方的施政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大明先後冊封了三個法王和五個地方王,他們都非常重視明朝給的封號,並借此來壓製那些心懷不軌的其他政教領袖。

    此外,大明還在臨夏、天水、臨潭、雅安、鬆潘等地,專門設立茶馬司,統一管理茶馬市場,負責對烏斯藏地區的茶馬貿易;並在烏斯藏設立兩個都指揮使司,即烏斯藏都指揮使司及朵甘衛都指揮使司,又設有指揮使司、宣慰使司、招討使司、萬戶府、千戶所等機構,綜理軍民事務,修築雅州到烏斯藏的驛道,設置了驛站,大為便利了烏斯藏與內地的交通。

    但是這對李悠來說還是不夠的,如今的烏斯藏都司還是由當地地位最高的法王擔任,而不是大明的武將;而現在卻有一個正式介入烏斯藏的好機會,現在烏斯藏地區的實力派、信奉噶瑪噶舉派的封建主辛夏巴家庭族聯係藏巴汗、卻圖汗和頓月多吉結成同盟,打算共同抵禦實力飛速發展的黃教。

    如果不是李悠的幹擾,黃教的領袖在此生死關頭,為了避免滅頂之災,所以派遣使者前往和碩特蒙古,請求固始汗的幫助,固始汗經過詳細探查,決定率大軍從西域前來青海,先消滅卻圖汗,再消滅白利土司頓月多吉,繼而進軍烏斯藏消滅第悉藏巴,可惜現在固始汗的和碩特蒙古已經被李悠擊敗,他自己也成了大明的俘虜,這項計劃卻是無法實施了。

    所在,在萬不得已之下,他們隻得將求援的目標放到了大明皇帝的身上,急匆匆派來使者向李悠求援,希望李悠能夠派遣大軍保住自己的平安;李悠對此當然是樂見其成,他也願意派遣大軍進入烏斯藏,隻是和那些政教領袖所想稍有不同的是,這一次李悠可不打算撤兵,他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坐實了烏思藏都司的地位,在烏斯藏地區建立永久駐軍點,來對烏斯藏地區的事物進行直接管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