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921章 江南亂(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父親,孩兒日夜派人盯著工坊,那些打造織機的工匠也都是可靠地老人,他們絕不會泄露機密的啊。”張素子連連分辨,但是任他絞盡腦汁恐怕也不會想到,泄露機密的卻不是他這邊的人手,而是那位已經投河自盡的落榜書生李恒。

    李恒在製造出一副投河自盡的假象之後,就在錦衣衛同僚的接應下從一處不起眼的角落上岸,然後換了身打扮,又帶著一份圖紙前去哄騙另一位江南的豪商子弟去了;像他這樣的人手錦衣衛和東廠還有很多,在這些人的配合下,江南許許多多擁有織機工坊的豪商都收到了這份圖紙,並且開始秘密試製,然後大肆收購紡織原料,試圖大賺一筆。

    早在嘉靖萬曆年間,江南一帶的絲織業、榨油業、礦冶業等手工業部門就出現了組建工坊,招募雇工從業的跡象;從《蘇州府誌》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在明代蘇州市出現了大量自由勞動者,他們“什佰為群”,“立橋以待喚”,“緞工立花橋,紗工立廣花寺橋,車匠立溪橋”,待人雇傭;根據《明神宗實錄》的記載推算,隻是蘇州城內,雇工數目不下萬人;在一些傳教士的筆記之中,甚至還有織工十萬的誇張說法,江南商業之繁華可見一斑。

    雖然這些豪商沒能總結出需求和商品價格的關係,但經濟規律卻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僅僅是張素子一家加大收購力度倒也罷了,他們的家底雖然厚實,可和整個江南所能提供的紡織原料比起來卻又算不得什麽了,可拿到織機圖紙準備借此大發橫財、重新劃分將南方紡織業格局的卻不知道有多少人,這些人的力量加起來足以震動整個江南。

    在他們的推動下,各種紡織材料和紡織過程中所要用到的其他原料價格都一路上漲,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在意,認為價格雖然上漲了,可新織機的效率卻是原先的兩倍,人工開支大大降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這麽一算的話依舊有很豐厚的利潤,所以不僅沒有引發他們的警覺,還讓他們把更多的錢財投入到對紡織原料的爭奪中去。

    同時為了減少開支,他們裁汰了接近半數的紡織工人,反正有了這種新型織機,留下一半的人手也足夠使用了,既然如此還留著這些人幹什麽?老爺我是開工坊的,可不是開善堂的,沒道理白白花錢養著這些無用之人。

    然而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就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在這些人的爭搶哄抬之下,各種原料的價格一路上升,很快就上升到就算是使用新型織機,也無法保證利潤的程度,更要緊的是那些原料商人甚至開始囤積居奇,卡著原料不肯放出來,提供給這些紡織工坊的原料遠遠不能滿足他們擴大規模、使用新型織機後生產的需求,他們連忙四處打聽,方才赫然發現如今江南各座城池之中,都已經滿是這種新型織機。

    這猶如一瓢冷水潑在他們頭上,打破了他們大發橫財的夢想,可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不容許他們回頭了,如果得不到充足的原料,導致無法全負荷開工的話,那麽所有前期投入進去的銀子就算是打水漂了,自家的工坊也會被別人擠垮,而如果繼續堅持下去熬死了別人,自己說不定還能因禍得福,將他們的產業據為己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