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440章 宇文宜生(1/2)

    “國師大人,大薩滿此舉讓我等一個多月的操勞一朝喪盡,自此以後關內道的讀書人大概要盡數南下了。”國師府中,一名四十來歲,風姿卓越的男子搖頭對袁章說道,一旁的陳靜庵等人也是連連點頭附和。

    “宇文先生說得甚是,可惜大可汗要顧及到普速完、薛闍幹等武將的想法,他們一向對大薩滿敬畏有加,即使大可汗也難以拒絕。”袁章看著這名中年人,他大概可以算得上是袁章此次南下最大的收獲之一。

    此人名曰宇文宜生,字明望,自幼博聞強記,工實屬,三十歲時得中進士,後曆任州縣,所到之處政通人和,積功升任為起居舍人回到朝堂,可惜一向看不慣楊介夫等人將黨爭置於國事之上,因為未能升官。

    這次北國大軍南下將大魏朝臣劫掠一空,宇文宜生也淪為階下之囚,袁章在查閱附錄名單時見到了宇文宜生的名字,因為對他的文名早有耳聞,故而專程去俘虜營中拜會宇文宜生,多番言辭懇切的邀請終於說服了宇文宜生歸順北國,擔任禮部侍郎一職,在之前的立國大典籌備之中多有建樹,隻可惜因為大薩滿假借長生天的神諭,讓他們的多番努力化為烏有。

    “經此一事恐怕縱使吾等借著大可汗登基稱帝的時機新開恩科,恐怕也不會有多少讀書人前來應考了。”宇文宜生深感遺憾,“大可汗手下這幫將領領兵打仗或許無人能敵,可論起治理地方來,恐怕未必派的上用場。”

    袁章對次深以為然,現在關內道的文官大多逃奔南方,起碼有一半的州縣官員逃散一空,整個城市都陷入混亂之中,因此必須在短時間內為他們補充到足夠的文職官員治理地方,才能盡快將關內道徹底納入大元的統治之下。

    而這項工作是漠北那些作戰英勇的將軍無法做到的,如果將他們派到各州縣擔任主官,恐怕他們會像在漠北草原上壓榨被他們擊敗的部落一般對待那些魏人,要是這樣恐怕關內道就距離遍地狼煙不遠了,現在關內道已經有不少不甘屈服於阿魯布統治的好漢揭竿而起,若是再過於壓榨百姓,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現在袁章迫切的需要讀書人幫他治理地方、善待百姓,這一點說起來其實不難,此前大魏的官員壓榨百姓已經很過分了,隻要新朝的官員稍微寬厚一點,那麽百姓們就能很容易地接受大元的統治,畢竟對他們來說誰當皇帝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還能不能過下去,隻要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誰還會懷念大魏?

    “隻是眼下縱使應考的人再少,這恩科還是要辦下去的。”袁章長歎一聲道,根據他們前期的調查,現在關內道境內願意應考的讀書人還不到三成,而且大多是些學識並不出眾,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家夥,而現在還剩下的恐怕就更少了,“二位主持恩科的時候,切記不可以大魏會試的要求來對待這些考生,但凡文字還算通順,略通政事的就錄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