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421章 投奔(1/2)

    “我等名義上還是朝廷的軍隊,若是私下投靠他人可是重罪,日後朝廷追究起來嘉州伯能扛得住麽?”有人已將開始思考投奔李悠的後果了。

    “今時不同往日,經過好水川和禦駕親征的兩場大敗,大魏禁軍精華毀於一旦,如今朝廷不僅沒有兵馬抵禦外寇,就連剿滅各地的亂賊也要依靠豪門大戶興辦的團練,兵權從京城下放到各地。”羅世績對目前的局勢看的頗為通透,“若放到太平時節,朝廷或許可以慢慢積累實力重整禁軍,可眼下北虜進逼京師,總是大魏能逃過此劫,收買北虜退兵的消耗也讓他們無力再征召大軍!到時候大魏將由強幹弱枝編為強枝若幹,攻守之勢倒轉,朝廷再也無力控製各路豪門,嘉州團練眼下已是天下強軍,再加上我河東討賊軍,精兵可達三萬,朝廷縱使有心,又拿什麽來威脅嘉州伯放棄我們?”

    更何況朝廷能不能挨過這一遭劫難還不好說,羅世績可不認為北虜會乖乖地拿著銀子走人,要是京城的皇帝有個萬一,那就真的要天下大亂了。自古以來能超過三百年的朝代稀矣,大魏開國至今已經有兩百餘年,或許這又是一波輪回的開始。沒有了張果的約束,羅世績腦中大逆不道的想法越來越多。

    “嘉州伯此前跟隨先皇禦駕親征,曾抵禦國北虜十萬大軍,昨夜在下所見嘉州軍的戰鬥力不在我河東討賊軍之下,如今大人已經過去,縱觀天下擅長領兵征戰者除了嘉州伯還能有事兒?”又一名將官反問道,“如今既然要投奔他人,還不如投奔一個懂得打仗的,如此我河東討賊軍生存下去的希望還能大一些。至於跟在文官後麵卑言屈膝,縱使舍了這條性命也討不到好去,鄭某的骨頭還沒那麽賤!”

    這些人都是久經沙場之輩,昨夜嘉州軍的表現和李悠去年在禦駕親征時的發揮讓他們著實感到佩服,從對自己的尊嚴及身家性命考慮,他們也願意跟隨李悠這樣的知兵之人,而不是跟隨那些完全不通軍事,視武將士卒如奴仆的文官。

    此言一出,大帳之中想起了一片讚同聲,更有人拿出當年丘元德執掌太尉府和袁汝夔擔當太尉前後的形勢作比較,他們對文官領軍更加厭煩了,可不是每個文官都像張果這般通曉軍事、尊重武人的,沿途所見那個文官不是把他們當做奴仆一般呼來喊去?這樣的日子實在不是人過的!反觀李悠對他們卻是待之以禮,兩相比較之下,他們又向李悠偏了一分。

    “還有一事,咱們從河南道到此地,沿途所見的勤王軍也不少了,那個不是像我們河東討賊軍一般缺衣少糧?唯有嘉州伯的手下卻是衣食無憂,就連營中的普通士卒身上都有鎧甲,他們的騎兵所乘的都是百中無一的上好戰馬!”又有眼光犀利之人發現了問題,“而且他們不僅能自己吃飽,甚至還有餘力為我們提供糧草,我挨餓受凍的日子過得實在是太久了,若是能吃飽飯,換上一身鐵甲,就算為他賣命又如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