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375章 安祿山殞命(400月票加更)(1/2)

    不等他們有所反應,接連又是兩箭射中楊國忠的身體,隨意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刺客似是已經走遠了;隨行的護衛立刻分作兩撥,一撥快馬加鞭將楊國忠送回長安尋找禦醫診治,一撥循著羽箭飛來的方向前去追擊刺客,可他們所騎的馬又怎麽比得過李悠的朱龍馬,追了數裏這些人就失去了李悠的蹤跡。

    楊國忠被刺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座長安城,宮中的禦醫看著箭頭搖頭不已,光是這三箭就已經足以要了楊國忠的性命,更何況那刺客還在箭頭上抹了馬糞,這下子就算是孫思邈複生也救不了楊國忠的性命了。

    當楊國忠死於刺客之手的消息傳來,楊家姐**哭不已;而長安城的百姓卻無不喜笑顏看,為這名殺死了楊國忠的好漢暗暗叫好。

    而這個時候李悠卻早已和潘鳳二人遠遠離開了長安城,北上範陽城,前往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地盤行去。

    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是唐代邊鎮節度使的權利過大,這一點是李悠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他隻能將霹靂彈的製作方法獻給李隆基,並建言嚴守秘密,隻能在長安製造此物,再行運往各個邊鎮,這些李隆基早已同意,算是稍微加強了一點中央的實力。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林甫為了避免邊鎮節度使立功還朝,取代他宰相的職位,所以稱胡人忠勇無異心,建議李隆基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造成了安祿山尾大不掉的結局。

    李林甫還活著的時候,安祿山對他極其敬畏,絲毫不敢有異樣心思,但當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宰相,壓在安祿山頭頂的一座大山終於搬走了,安祿山自此再無顧忌;而楊國忠這個草包又在日後征討南詔時葬送了大唐二十萬精銳,此消彼長之下安祿山野心日盛,不久之後即以誅楊國忠為借口舉起了叛旗。

    而現在楊國忠已經被李悠刺殺,即使接任李林甫的宰相再無能,無論如何也會比楊國忠好一些,喪師南詔的事情或許就不會發生,大唐的實力也會得到保存。

    但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楊國忠僅僅是安祿山造反的誘因,根本原因還是他身兼三鎮節度使實力過於強大,所以李悠將第二個目標放在了安祿山身上。至於京城,他早已做好了安排,昨日他所住的院子已經升起了漫天大火,相比此時的長安百官都以為自己死於大火了吧?根本不會想到刺殺楊國忠的就是他。

    安祿山此時已經暗地裏準備叛亂,在範陽州城北邊築起了雄武城,表麵上看來是防禦北麵的契丹人和奚人侵略所用,實際上是儲藏兵器、糧食做堅守範陽的部署,此外還有戰馬有一萬五千匹,牛羊無數。他一身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並提拔親信,將此三陣經營地如同鐵桶一般,想要刺殺他卻是比刺殺楊國忠難得多。

    李悠和潘鳳二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在楊國忠被刺殺的消息之前來到了範陽城中,裝作朝廷來的使者求見安祿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