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362章 均衡政策(1/2)

    “若隻有數百兵馬,哪怕葛邏祿人鬧翻天也傷不了安西都護府一根汗毛!”李嗣業不屑的說道,而岑參和田珍似乎抓到了一絲靈感。

    “正是如此,葛邏祿人是否忠誠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們有沒有影響西域局勢的能力!”接著李悠指向地圖,“諸位請看,此處乃是怛羅斯城,無論是距離安西還是黑衣大食的木鹿城都太過遙遠,我們雙方都不可能再次布置足夠的兵力進行實際控製!”

    接著他的手轉向西北,“距離怛羅斯城最近的大勢力就是突騎施人了,但如今突騎施人的實力已經漸漸沒落,反觀葛邏祿人倒是日益強大,想來葛邏祿人做出親近大食的決定也就不難理解了;如今大唐在此處的實力要略勝於黑衣大食,若是此戰大唐獲勝,對熱海周邊的控製力將再次提升,這對葛邏祿人極其不利,將極大地影響他們擊敗突騎施擴張勢力範圍的企圖;而要是獲勝的變成黑衣大食,那說明我大唐在此戰中必定大傷元氣,在從長安補充來足夠的兵力之前,我們隻能退回安西,而此地就不再受我大唐控製,這些葛邏祿人自然可以不收約束地進行肆意擴張。等大軍重回熱海之時,想必他們的擴張已經完成,到了那個時候,葛邏祿人的實力將更為強大,我大唐即使想消滅他們恐怕也沒那麽容易了。”

    “謀刺散爛此人頗具梟雄之像,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在情理之中。草原上的各大部族不都是秉承著這樣的生存之道麽?”李悠為自己的發言進行了總結。

    “李都尉所言極是。”話音剛落,岑參就表示了支持,“這些蠻夷部落弱小之時無不哀求大唐的保護,但是當他們日漸壯大,就會生出異心,開始勾結吐蕃人、大食人圖謀不軌,前次都護大人擊敗的大小勃律不就是這樣麽?葛邏祿人不是第一個做出這樣決定的部落,當然他們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若是任由葛邏祿人做大,即使謀刺散爛不會叛變,也難保證他的兒子、孫子依舊忠於大唐。”段秀實緩緩說道,他同樣久在西域,這樣的事情看得多了。

    “那日攻城之戰,損傷的葛邏祿人似乎都是熾俟部的部眾,熾俟部對謀刺散爛多有意見,我原本以為他們是為大唐傾力作戰,現在想來或許是他借著這個機會剪除異己。”田珍想起了那日攻城時謀刺散爛的表現。

    “每個蠻夷部落首領都有自己的野心,隻是並非每個部落的實力都允許他們實現自己的野心。”李悠繼續說道,“而如今葛邏祿人的實力已經足以讓他們生出不軌之心,又有那個部落真的甘願久居大唐之下?所以某刺散爛和大食人勾結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隻要他們的實力削弱到不足以和突騎施人對抗,他們就會重新跪在大唐的腳下哀求保護了。”

    什麽盟約道義都是閑的,隻有實力才是最根本的東西,不管葛邏祿人是否忠誠,他們現在的強大實力都已經對大唐產生了威脅,大唐想要保證安西都護府的權威,就不應該讓任何一個部落發展壯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