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汝君顧俊

第四章 積分(1/2)

    錢汝君有心修複與父母的關係。畢竟活在大漢,她不可能獨立生活,現在的年紀,有一段時間,與父母,還要長久生活在一起,若是讓鄰裏發現她內心裏的不孝順,被打死都算是小事。這時期的孝順兩字,可是不怎麽“仁道”。

    或許,與這時代的人,還沒有真正人權有關係。當然,如果有一天錢汝君為人父母,說不定會歡迎這種人際關係,誰知道呢!

    既然是采野菜,不可能隻在同一個地方活動。雖然野菜很多,但分布還是比較零散,其實,在後世,這些野菜根本不叫野菜,而是有正式的名字,比如說:馬齒莧、包菜之類的菜,至少錢汝君的家人對這些菜還很陌生,地裏也沒有幾株。錢汝君在采取時,特別重視種子的收集,或許未來,還得靠它們賺點小錢。

    錢汝君此時還沒有想到,大漢朝由於植物油還沒發展起來,動物油也比較缺乏,所以這些菜還沒有辦法普遍起來。總之,大部分的蔬菜要好吃,與油脫離不了關係。

    此時,反而是葵菜比較受歡迎,因為這種菜有黏液質,煮後肥嫩滑膩,即使沒有使用油脂,依然很適合入口。

    等到錢汝君脫離了父母的視線,她立刻翻出電紙書來看。要知道,對於神賜的電紙書裏,有什麽內容可是讓她心癢癢的。可惜,她可不敢把這種東西曝露在父母麵前。即使此刻肚子還相當饑餓,她仍然當機立斷的先看電紙書。

    再次打開電紙書,錢汝君很快進到書籍畫麵,果然,裏麵隻有一本書,使用說明書。心裏升起一股安心又失落的感覺。說明書可以讓她了解這本電紙書的使用方法,不致於抓瞎,但是如果能有一點實用一點的秘籍,例如大漢栽種手冊,或者是修練秘籍,取得一點實際功用,可就好得多了。

    昨天吃了一頓野蔬大餐,她沒有辦法感受到這些純淨無汙染的蔬菜美味,缺乏油脂、鹽巴可以搭配,她隻覺得苦澀到難以下腹,幸好她還摘到一些水果,勉強滿足她一餐的需求。

    早餐吃得不算早,要做一些工作後,一家人才會在田地裏草草的吃早餐,但錢汝君母親事先已經告訴她,既然她可以找到吃得東西,家裏就不幫她準備了。

    從之前的記憶裏,錢汝君明白這家人的三餐吃些什麽,錢汝君也沒有跟家裏蹭吃的打算。隻是,在這個人煙不多的鄉下,想跟人交換一些東西都有些困難,如果沒有外力幫助,錢汝君懷疑日子會不會在整天找吃的之中溜走。

    因此,她對電紙書能夠帶給她什麽東西,格外期待起來。

    既然裏頭是說明書,錢汝君自然要詳加閱讀,自於采摘野菜的工作,自然得擺到後麵去做。

    有了說明書,錢汝君終於知道,書架裏如果要出現第二本書,需要她取得一些積分來兌換。不過,積分來源的說明,既清楚又籠統。

    說它清楚,它說明了在空間種植農作物或畜養一些生物,取得收獲後,可以選擇兌換積分。如果想把空間裏的產品拿出來自行使用,那麽就無法取得積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