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之王王離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不知的恐懼(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舊時代,這輛馬車是某個博物館裏的陳列物。

    那個博物館在全世界也屬於最出名的博物館之一,但博物館裏陳列的不是舊時代的藝術品或是文物,而是一些看似很成功,很具有偉大意義卻根本得不到運用的發明。

    這輛馬車在問世時就曾經是轟動一時的發明。

    它當時標榜的是新能源路線。

    和當時傳統的新能源路線不同,它既不屬於太陽能,也不屬於風能或是潮汐能,更不屬於核能和氫能源,它的設計理念是“牲畜氣”。

    所謂的牲畜氣,是指舊時代的許多牲畜,譬如牛群,馬群放的屁裏麵其實蘊含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而當時的科學家覺得這些氣體排放的總量相當可觀,所以提出了收集利用的概念。

    當然這設想並不是乘著它們放屁的時候收集,而是在它們的胃部開孔,源源不斷的抽取沼氣一樣,將它們胃部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大量的收集起來,然後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再進行壓縮或者固化,變成高密度高穩定性的能源。

    這一套設想在當時看來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既可以減少排放有害氣體,又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能源。

    為此,有幾個厲害的科學家組織聯手攻克了其中的一些難題,這輛具有古典主義色彩的馬車,就是集大成的原型機。

    幾個厲害的實驗室不僅解決了采集問題,還解決了能量密度的問題,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被壓縮成紐扣大小,然後密布在馬腹之內。

    按照設計,這一輛馬車體內按照設計布滿這種牲畜氣壓縮燃料之後,能夠有三萬公裏的續航。

    那按照這種科學技術本身,這一輛原型機自然是極其厲害,看上去的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發明,但很快所有人發現這是一個雞肋。

    因為所有人很快發現,這發明雖然厲害,但壓根不能取代其它的新能源路線,因為利用這種能源的車輛和運載工具隻要一多,那些馬和牛就不夠用了,而要獲得越多的牲畜氣,就要養更多的牛群和馬群,這樣一來效果反而適得其反,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牧場去養那麽多牛群和馬群。

    以至於有瘋狂的科學家說能不能在人類的肚子上也開這樣一個口子,但事實證明那個科學家也是胡扯,人不比牛馬,根本產不出多少有用氣體。

    至於要在外星殖民地畜牧,那更是扯淡,浪費的能源比獲得的能源多。

    所以這輛馬車的諸多技術雖然牛逼,但最終的下場也是被擺放到那個博物館。

    當然這種博物館也並非是笑話,也不是一無是處,它的數據庫不斷更新,也成為許多科學家借鑒和獲取思路的資料庫。

    不得不說,這輛馬車的材料學也是十分厲害,羅斯在這輛馬車裏,隻覺得幾乎沒有任何的顛簸,也沒有多少的噪音。

    最有意思的是,這輛馬車的尾部還有一個小型的溫室培育箱。

    這輛馬車排放出來的水和一些餘溫,就用來給這個溫室培育植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