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就是這麽科學

第22章 汙染(2/2)

    司琴不理解李士明對中舉的態度,不過這並不影響她的高興,跳著出了書房。

    李士明重新將心神專注於大型服務器IBMz15的資料庫中,資料中有著很多關於農業相關的資料。

    前世所在的種花家對於水稻的種植,那可是領先於世界的,其中更是出現了袁老那樣的大德魯伊,將水稻推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

    隻是他的時間有限,條件也有限,短時間內想要培育出優選的更強稻米那不太現實。

    他最需要的先種植出靈稻米,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夠考慮其它之事。

    在大量資料的對比中,他找到了一種可行性最高的方式,那就是無土培植技術。

    無土培植技術,特別是針對水稻的技術,已經是一套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了。

    李士明最終選擇了植物工廠環境下實現水稻種植的技術,之所以選擇這種技術,是因為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間。

    要知道機房空間並不大,已經被使用的麵積除外,餘下能夠使用的麵積隻有七十平米。

    七十平米的空間,想要用於種植稻米還是太小了。

    可要是能夠形成植物工廠環境,那麽就可以形成多層無土種植,以機房空間四米高而言,除了最下麵一層是育苗層外,上麵還能夠形成四層種植空間。

    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利用機房空間,李士明將機房空間的吊頂都拆了。

    吊頂是為了放置中央空調,以及多組LED冷光燈的,中央空調不用說,沒有外部設備的情況下,隻餘下排風口就是一個擺設,不如拆除。

    之前李士明都是用意識進入機房空間,對燈光沒有需求,在意識感知下,沒有燈光的機房空間對意識沒有任何的影響。

    不過要在機房空間製作植物工廠環境,就需要燈光來形成光合作用。

    好在電力是現成的,隻需要將電接上,就可以將led冷光燈點亮。

    led冷光燈的數量很多,本身機房設計時,led冷光燈就是布滿了頂部,以形成無影的效果,led冷光燈分配下來,足夠多層植物工廠使用了。

    這極大節省了他的時間,要知道雖有製作電燈的技術,又有著意識在機房空間內的微米級操控力,但真正製作出燈泡還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接下來的幾天,李士明除了需要拜訪座師外,就幾乎全呆在書房之中。

    短短的幾日時間,他就花掉了數百兩銀子,購買了大量所需要的材料。

    在他的機房空間中,一組由木頭製成,上下五層的架子已經建成。

    木架子上是玻璃製成的托盤,這些玻璃色彩很是雜亂,但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塊雜色托盤拿出去都是昂貴的珍品。

    玻璃托盤是他用沙子製成的,想要製作透明的玻璃,那需要品質更好的矽砂,他又不是想用玻璃賺錢,隻需要玻璃的穩定特性,顏色並不影響使用。

    當然,這也與他從儲物袋中得到了大量的金銀,不需要考慮銀子之事有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