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天

北魏六鎮起義(2/3)

    作為並肆之間頗具勢力的酋帥軍頭,隨著六鎮起義的發展壯大,爾朱榮也不可避免卷入其中,加入對六鎮起義的討伐與鎮壓,並因此接收很多起義軍人馬勢力,諸如破六韓孔雀等萬眾歸附。

    爾朱榮對六鎮勢力的接收高峰期來自於六鎮起義的第二階段,即就是第一階段起義失敗後,六鎮軍民安置河北繼起的一係列戰事。

    破六韓拔陵失敗之後,北魏朝廷將二十萬六鎮軍民轉遷河北三州就食,其時正逢河北天災歉收,無處就食。而北魏朝廷又沒有及時作出有效的賑濟安撫策略,使得河北土客矛盾變得異常尖銳,六鎮軍民處境岌岌可危。

    公元525年,就在破六韓拔陵領導的起義失敗幾個月之後,起義再次爆發。這一次的起義爆發地不再是六鎮邊地,而是北魏統治核心的河北地區。

    第二階段的六鎮起義,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參與人員多,真正動搖並摧毀了北魏的統治基礎,而北鎮武人這一群體也正式登上曆史的主舞台,深刻影響並直接主導了之後數百年的曆史發展。

    525年八月,柔玄鎮兵杜洛周再聚北鎮流民反於上穀,率軍兵圍燕州,並擊敗在第一階段起義投降北魏朝廷的高車酋長斛律金,很快便占有燕幽之地。

    526年二月,懷朔鎮兵鮮於修禮率北鎮流民反於定州左人城,數敗北魏官軍。幾個月後,鮮於修禮為部將元洪業所殺,另一部將葛榮誅殺元洪業並接掌鮮於修禮部眾。

    葛榮接掌部伍之後,數敗北魏官軍,其中最大的勝利,就是俘殺曾平定起義第一階段的北魏宗室重臣元淵,因此軍威大振,葛榮也籍此功自稱天子,建國號齊。

    河北兵變愈演愈烈,爾朱榮勢力也籍此大增,借撲滅側麵戰場兵變勢力而大收亡餘,原北鎮諸多豪強紛紛歸附,並在526年七月公然入寇北魏肆州,與北魏並州刺史元天穆並為朋黨,獻女於北魏孝明帝元詡為嬪,獲授肆州刺史,盡掌並、肆軍政大權。

    528年二月,葛榮殺杜洛周、兼並其部眾,三月攻克滄州,至此擁燕、幽、冀、定、瀛、殷、滄七州之地,叛軍勢力達到高潮。

    同年二月,北魏靈太後胡氏為求長期控製朝局,毒殺孝明帝,並立孝明帝新生幼女為帝,不旋踵改立少帝元釗。

    不久之後,爾朱榮率兵南下,於河陽擁立孝莊帝元子攸,並在之後不久的四月十三日,發動震驚天下的河陰之變。自此,爾朱氏為代表的北地勢力掌控北魏朝廷。

    同年,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顥本受命前往相州鄴城抵抗葛榮叛軍,適逢河陰之變爆發,元顥又懼叛軍兵勢,遂南逃投降南朝梁武帝,欲借兵北伐。

    同年七月,葛榮兵圍相州鄴城,眾號百萬。九月,爾朱榮兵出河北滏口,與叛軍大戰敗之,十月葛榮伏誅於洛陽。

    十二月,葛榮餘部韓樓據薊城再叛,爾朱榮以賀拔勝為大都督吞並中山以備韓樓,529年遣侯淵鎮壓叛軍,韓樓敗走伏誅,六鎮兵變至此失敗。

    。。。。。。分割線。。。。。。

    自523年懷荒鎮民暴動,至529年韓樓兵敗伏誅,六鎮兵變持續六年之久。初期或有反抗區域壓迫之意義,但第二階段杜洛周、葛榮等所領導河北兵變,已經不可謂為起義。

    其六鎮鎮民或仍有家土俱失生存之患,然其領導者雜摻異己、彼此淩侵,對河北之生態破壞嚴重,於區域無一可稱建設,是北鎮豪強並諸方勢力所引導、充滿政治意圖的暴動。

    據其成員,殺鮮於修禮之元洪業,為北魏宗室、權臣元叉先遣,欲外舉兵滋亂而內掌軍控權。元叉雖然倒於權鬥,元洪業之所從亂,心跡亦絕不純粹,奪權未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