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天

0010 公私稱允(1/3)

    出於自身修煉的需求,加上對宗門未來發展的考量,徐逸立誌要改革宗門。

    但他心裏也明白,若隻單憑他自己和親近幾人,想要扭轉宗門內部持續幾百年的風氣,無異於癡人說夢。

    無論是利益的糾葛,還是長年形成的習慣,哪怕僅僅隻是出於麵子自尊,宗門內眾人都很難接受一個後輩弟子跳出來議論宗門過往是非。

    但總有一些事情、一些觀念是可以達成一致的,就比如對宗門這一方水土環境的維護。對過去的留戀,對未來的期許,能夠喚起絕大多數同門心中的焦慮。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早在徐逸動念要整頓宗門的時候,便從師伯商道升那裏討取到這一道法令,作為他整頓宗門一係列舉措的一個基礎和核心。

    法令雖然到手,但幾時公布出來才最有效果、最有力量,仍然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

    譬如眼下,在場許多人也已經意識到東玄島環境惡化帶來的惡果,並不排斥封山禁海、休養生息,但眾弟子各自修行上的需求也是客觀存在的一個難題。

    “之前諸位多有不解,宗門為何要設置內外諸堂擾人,現在可以給出一個準確的解釋。”

    看到眾人不無憂愁的模樣,徐逸繼續說道:“山門需要休養、需要維持,這是公需。同門需要修煉、需要長進,這是私欲。內外諸堂的存在,就是要維係這公私之間的平衡,既不可讓山門竭澤而漁,也不能讓弟子們修為停滯。”

    “話是這麽說,但徐師弟你能保證可以達成這樣的兩全?”

    又有弟子開口發問,語氣中對徐逸仍然充滿了不信任。

    徐逸聞言後便冷笑一聲:“我為什麽要保證?這難道不是各自努力才能促成的一個前景?”

    “並不是要徐師弟你保證什麽,隻不過宗門驟作這麽大的改革變故,難免群情彷徨。眾同門隻是想知道,封山禁海後該向何處尋找修行所需?”

    卓元節見氣氛要僵,便發聲打個圓場。

    徐逸倒也不是真的生氣,他能忍耐著鋪墊兩年多的時間,自然不會將一句質問放在心上。隻不過想讓同門明白,從今開始,宗門內的規矩道理變了。

    “卓師兄所問,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封山禁海之後,宗門會直接開放庫藏向諸同門發放靈材物資,也鼓勵同門之間互助交換,並以不殘害山海環境的方式滿足所需。”

    徐逸講到這裏,便向旁邊等候多時的徐連城招招手,徐連城見狀忙不迭往後堂行去,再轉出來時,一手提著一張碩大的木板。

    “宗門提供的靈材物資,也是其他同門辛苦搜集培養,自不可予求予取,需要一定的代價才可兌換。其實外門酬勤堂早有此類規定,按勞分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絕不偏袒一人,這對同門群眾最是公道。”

    徐逸接過兩張木板擺在身側並作解釋道:“這兩者一是執勤榜,宗門用此招募才力效勞,諸位可以循此積存貢獻。另一個則是懸賞榜,諸同門可以在此錄入需求,尋找同門幫助,互通有無、長短互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