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高山之巔,我的放牧生涯

第381章 緊迫感(1/3)

    翌日。

    秦西風一家三口返回了村裏。

    大采購回來的物品開始分發下去,亞提克夫婦有份、古麗丹的父母有份,就連阿斯提尕和古蘭丹姆都有份。現在家裏幹活的人少了,秦西風打算再增加兩個人手,他的心裏已經有了目標,估計最近就可以上崗。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和古麗丹聽亞提克說了才知道,他們去市裏的這幾天,杜曉燕再次來到了當地,繼續呂英的課題項目。

    今年以來,已經有很多的褐牛“二代”出生,這些褐牛幼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部分都是采用了育種站的冷凍種源、人工授精成功後產下的。

    當然,還有一部分幼崽是自然繁殖產下的幼崽,父係和育種站的種牛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天中午。

    秦西風和古麗丹請杜曉燕到家裏吃大盤雞,這次從市裏回來,他倆還帶了十幾隻三黃雞回來,就是想換換口味。

    而秦西風現在做的大盤雞是一絕,用古麗丹的話說,就這水平,完全可以起省城開店,保管門庭若市、財源滾滾來。

    “好吃!西風,你這手藝怎麽練出來的?妥妥的大廚水平哦。”

    杜曉燕一邊吃,還一邊誇讚。這個妹子有個特點,說話好聽,有事沒事先捧你幾句。

    秦西風就喜歡聽她說話,聽著就高興!

    “他有這方麵的天賦,一般人可比不了。來,曉燕,多吃點。他負責做菜,咱們負責吃,吃好了多誇他幾句就行......”

    古麗丹在一旁捧跟,吃東西的速度絕對不比杜曉燕慢。

    秦西風聽的開心,他可沒什麽不好意思的,對方說的都是實情嘛。等幾人都吃飽喝好,他才問道:“曉燕,你這次來,課題項目有沒有進展?”

    有了褐牛二代樣本,杜曉燕的工作量就陡然增大。這些觀測樣本需要進行評估,評估父係樣本的遺傳特性,以及幼畜樣本的優缺點。

    做完這項工作,接下來才是優秀褐牛二代的篩選。篩選出來的褐牛二代要進行再次培育,直至從其中篩選出適合做種牛的樣本。

    後續就是等待褐牛“三代”的出生,同樣的工作再來一遍。

    所以說,育種工作很繁瑣且需要很長的時間。比如像西域褐牛的品種定型,大概用了50年以上的時間,然後這個品種才被大家所認可。

    好在課題項目沒這麽麻煩,三代能篩選出優質的種牛,就是勝利。至於培育奶牛新品種,還需要更多的年頭,暫時就不討論了。

    “西風,我總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為什麽這麽說呢,育種站提供的一代優質種牛,其實就是最好的褐牛,一代一代的培育下去,未必會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效果。

    不過呂教授不同意我的想法,她認為課題醒目一直做下去,就一定能培育出更加優良的新品種奶牛。當然,我不是抱怨啊,工作我還會一絲不苟的進行下去的。”….杜曉燕其實就是在抱怨,畢業上班之後,她的很多想法都發生了變化。

    怎麽說呢,呂教授或許太執著於新品種的培育了,以至於明明發現了金山,卻還要不停的往金山裏摻沙子,然後再進行篩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