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如佳蕭清朗

363 重大發現(一更)(1/3)

    顧如佳聽秦公公說過,陛下與姑婆之間的關係原先是很親密的,隻是後來不知怎的慢慢疏遠了。

    具體從哪件事開始秦公公自己都說不清,總之二人之間越來越僵,寧安公主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之後陛下登基,太後垂簾聽政,並將靜太妃發配去庵堂,二人的關係徹底破滅。

    南湘見顧如佳一副沉思的樣子,心知她是想到了什麽。

    不過她並未多做打聽。

    她喜歡顧三白,願意與顧三白成為家人,也自然會對顧如佳另眼相待,可她並不會真拿長輩的架子去幹涉顧如佳的私事。

    顧如佳願意說的,她就聽著;不方便吐露的,她就不問。

    顧如佳又道:“南師娘,你方才說這種草是藥引,也就是說它需要配合藥物才能使用?”

    “沒錯,這種藥在六國之中都十分罕見,它本是……”南湘頓住,笑了笑,說,“是唐門的一種迷藥。有白藥與黑藥之分,起初是用來控製一些不聽話的人,後麵因手段太過下作而被唐門長老禁止。隻是六國之中不少人覬覦這個方子,將其從唐門盜走了。”

    唐門。

    顧如佳又聽說了一個新的名字。

    南湘繼續說道:“不過,就算有了方子,也並不是那麽容易將藥煉出來的,據我所知,下國之中暫時沒有哪位大夫或藥師能將次方配出來。”

    顧如佳問道:“南師娘見過這個方子嗎?”

    南湘歎息搖頭:“很遺憾,我沒見過。”

    顧如佳點了點頭,問道:“所以……白藥令人心生好感,黑藥令人心生厭惡?”

    南湘道:“沒錯。”

    活了兩輩子竟不知世上還有這種藥,是她孤陋寡聞了。

    顧如佳越發來了興趣,接著問道:“這又是怎麽操作的呢?怎麽保證不弄錯對象?”

    南湘溫聲笑道:“隻要是親手喂的,一般都不會出錯。”

    這麽說顧如佳就明白了,如果這種猜測是真的,那麽當年靜太妃就是親手喂皇帝吃下了白藥,而姑婆親手喂皇帝吃下了黑藥。

    姑婆自己定然不會這麽坑自己,那時姑婆尚未對靜太妃設防,應當是被靜太妃坑了。

    顧如佳又道:“藥引又是怎麽一回事?黑藥白藥的藥引是一樣的嗎?”

    南湘笑著點點頭:“藥引都是一樣的。有些人心性堅定,並不容易被藥物左右,這時就需要藥引來催發功效。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時間長了之後藥效不夠穩定了,也需要藥引來加深藥效。藥引無需服用,讓人時不時地聞到即可。”

    談話進行到這裏,不用想也猜到這個錢袋是誰送給魏公公的了。

    更別說顧如佳拿起錢袋聞了聞,上頭散發著一股濃鬱的檀香,是庵堂那邊送來的無疑了。

    顧如佳掂了掂手中的錢袋,說道:“南師娘的鼻子真靈,檀香味這麽重,也能聞到裏頭的藥引香氣。”

    南湘笑了笑:“這和你們大夫辨別藥材是一個道理。”

    人對於自己熟悉的東西總是格外敏感,如果裏頭裝的是附子烏頭,相信這小丫頭也能隔著檀香聞出來的。

    顧如佳看向南湘,道:“能認出這種藥物,看來南師娘也非等閑之輩。”

    南湘笑道:“彼此彼此。”

    這小丫頭也不是什麽好欺負的軟柿子,藏了一身本事,不為人知。

    二人都很聰明、也很識趣,有關私事點到為止,是尊重,也是信任——尊重彼此的身份與秘密,同時信任這些秘密並不會傷害到彼此的家人和自己。

    從南湘的口中,顧如佳對這個時空又多了幾分全新的認知,原來六國之外並不僅僅有一個突厥,還有一個唐門。

    唐門避世而居,不與六國來往,唐門中人生生世世不得離開唐門,也不得踏入六國半步。

    當然,南湘與顧如佳科普得最多的還是這種藥,不論黑藥也好,白藥也罷,都並無特定的解藥,隻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讓藥效慢慢消失,亦或是永遠都不消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