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對策(1/3)

    ["“魯迅嗎,看來日本人是挺倒黴的,誰讓他們在接待時隻介紹了那些戰爭狂或者一些三流小說家的故事,本來他們也是有幾個人物的。”印度總理皺著眉頭說道。

    “那我們就不必擔心了,泰戈爾先生永遠是一麵民族的旗幟。”助手麵帶微笑地奉承道。

    就這樣,一場本來是算是正常的來往訪問,變成了各國文化人物的比較,獲得過文學獎的人並不見得就能在對方心裏留下什麽印象,畢竟那是人類自己的評價。當然這之後的意義,也許有人已經看到了,這種變化其實並不見的是件壞事。起碼現在它稍稍恢複了人類的自信,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活動,也正是為了獲取這種認同。

    在之前普遍流行的一種看法是,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他們不可能與我們見麵。這種說法基於兩個根據:第一科技能力差的外星人無法來到地球;第二有能力來到地球的外星人科技已經遠遠超過了地球人,相比而言,正如正常人不會對一個螞蟻的洞穴感興趣一樣,這些外星人也不會對一個小小的地球有什麽興趣,至於文學作品中描繪的那種為了搶奪生存空間,爭奪資源 ,來入侵地球,在有識之士看來,事實上是不可能發生的,很簡單,現在地球社會的科技已經在某些階段找到了突破能源和資源的可行之路,比如核能,雖然還有很多隱患,但已經是走上了能源無盡化的道路,可想而知,能夠從遙遠時空過來的外星生命怎麽可能看得上地球這麽點能源。

    至於生存空間,盡管致力於建設一個新的人類居住地“生物圈”的計劃屢次失敗,但人們普遍認為隻要解決了某些細微因素之後,在其他太陽係的星球上建設生物圈,並非是天方夜譚。

    因此諸如此類,加上人由於壽命問題帶來的眼光限製,之前人類從未擔心過外星生命的到來。

    而現在事實擺在眼前,不過高層人士普遍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很簡單,在如此差別的科技麵前,對方若是表現惡意的話,根本不需與人類接觸,搞什麽友好來往的幌子,單單是人類自己就有能力毀滅自己無數次,何況對方擁有絕對的太空權,這點所有人都能想得明白。

    不得不說,人類再次碰到一次運氣,當然這也許是另一個必然。

    由於類似高等文明鏟除潛在威脅的行動,在早期曾經盛行一時,也就是這個宇宙誕生的初期階段,大概要在四五十億年以前。這是必然的選擇,無論哪個種族都不會願意自己身邊放著另一群隨時有可能起來威脅到自己的人,而且越是新興的文明越具有侵略性和進攻性,因為他們往往希望通過這種手段來獲取宇宙中的地位。當然這種競爭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一般幾率也非常小,畢竟新興的高等文明也經過了內部多次的競爭進化,已經相當成熟,不是頭腦發熱的個體。

    然而隻要文明相鄰,作為智慧生物與生俱來的競爭本能就在發揮作用,高等文明之間的摩擦時有發生,盡管摩擦雙方的文明程度都保證了不會進行全麵戰爭,但在這種情況下,減少競爭對手就成了必然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