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瑤蕭清朗

第99章(1/2)

    府試與院試的閱卷官不是同一批,就是為了避免有人記住考生筆跡,進而影響了對考生的判斷。

    但不排除有人悄悄弄到府試的試卷,畢竟閱卷結束之後,試卷的保密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除了莊刺史之外的十一名考官皆被押入了密室,接受羅太守的嚴刑盤問。

    重刑之下,還真讓羅太守把真凶給查出來了。

    那是一名姓吳的閱卷考官,在貢院矜矜業業地幹了二十年,平日裏老實得像個古董,羅太守原本覺得最沒可能的就是他。

    看來不背叛不是一個人的道德高,是籌碼不夠高。

    “那人給了我一千兩銀子,讓我把蕭清朗的試卷毀掉。我原本是準備了墨汁,打算偽裝出蕭清朗本人不慎弄髒試卷的情況。這種情況我見的多了,都是當廢卷處理,沒人會去核實。可是我還沒動手,被我支開的汪大人回來了。

    我手一抖把墨汁潑自己身上了,再去找別的墨汁也來不及了,恰巧手邊有幾張空白試卷,我便拿了一張替換了。”

    “那人長什麽樣?”

    “他蒙著麵,我沒看清。”

    “聲音?多高?”

    “我不記得了……真的不記得了!”

    羅太守把審訊的結果稟報了莊刺史。

    一般來說,科舉中出現舞弊的狀況,所有人的考卷都將作廢重新再考一次,這麽做官府傷筋動骨不說,也會令不少考生崩掉心態。

    考試從來都是實力與運氣的結合,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下一場一定發揮得比這場更好,更無法保證別的考生不會趁勢趕超。

    當然,對於落榜的考生而言,這無疑是一次白撿的契機。

    可問題是,蕭清朗就算被人換了一張白卷,他也依舊憑著十一個甲等、一個乙等通過了院試。

    換言之,該錄取的都錄取了,落榜的本就是該落榜的,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名次可能都往前排了一名,而蕭清朗則失去了案首之位。

    羅太守感慨:“那人大概沒料到,都這樣了蕭清朗還能通過院試吧,隻是可惜了,蕭清朗本該是有機會成為案首的。”

    莊刺史正色道:“這件事可大可小,目光放長遠些,它就是一件小事;若平生止步於此,那它就是一件大事。”

    小三元足夠一個秀才風光一陣子,但也僅僅是一陣子。

    他若真想揚名立萬,就必須繼續去考鄉試,鄉試中舉人後再進京趕考。

    院試並不是一切的終點,恰恰相反,它是科舉之路的起點。

    莊刺史道:“這件事決定權在他自己,你去問他是否需要重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