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133 先下手為強(1/4)

    聽聞有布告公布了稻田養魚的技術,京城、大興、宛平、通州等城門外全是抄寫的家仆、書生。

    石仲魁本來就極大的名聲,一下子變的更加熾烈起來。

    而且他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六元魁首,又兼著欽差差事,絕大部分人根本不懷疑真假。

    不過石仲魁著重寫下的風險,也讓很多家中稻田並不多的中小地主們不敢輕易試試。

    隻想著反正他石仲魁有欽命,肯定會全力以赴。

    而且最大的問題還是水源, 更多家中有麥田的地主和官紳們,最希望的還是石仲魁能擴大京畿周邊的水源。

    讓更多農田得以收益。

    而且等上一年,等石仲魁再次推廣成功了,那就沒什麽可擔心的。

    隨後石仲魁直接去了工部。

    ------

    大概是崔和忠說上門堵刁德興的話,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衙門。

    這次來工部時,看門的小官小吏的態度,明顯比戶部那群人要熱情很多。

    而且還第一時間見到了左侍郎鄒恒毅。

    隨後有過些交情的屯田司的郎中高永民, 也被鄒恒毅直接叫到自己的官廳作陪。

    等石仲魁拿到工部要求屯田司配合他的正式公文, 和高永民一起離開, 高永民這才笑著道,“沒想到伯謙還真的來了屯田司。

    隻是讓本官沒想到的是,你一入官場,就是從六品,更一舉奪下六元魁首。

    實在是可喜可賀,又讓人嫉妒和感歎啊。”

    石仲魁拱手道,“下官能有今日,還得多謝大人提攜和愛護。”

    高永民忙擺擺手,“本官可沒那麽大的本事,就連你老師於如鬆,師祖龐先生也不敢說你這個六元魁首是他們教出來的。”

    石仲魁明白高永民這話的意思,連中六元更重要的還是運氣和時機。

    甚至哪怕是狀元, 更多的還是運氣和實力一樣重要。

    有了高永民的支持,石仲魁很容易拿到了屯田司名下所有稻田的資料。

    看完之後, 又命人把已經在屯田司任職幾個月的薛金平,叫到了京城裏詢問了一番。

    這才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曆朝曆代屯田,一是解決軍需,二是開荒、三則為了利用軍屯, 就近鎮壓民亂。

    古代能吃飽的士兵,戰鬥力和士氣基本上都不會差。

    等運河開通之後,也出現了專門為承擔漕運等差役而設置的屯田。

    大周立國之初,京畿之地的屯田,名義上為一為京城十萬兵丁提供軍糧,二則農閑開荒。

    百年過去,開荒的效果確實不錯,但屯田司手裏擁有的良田,別說滿足十萬正兵的口糧,就是讓3萬屯田兵自己吃飽都越來越難了。

    不是屯田司手裏沒農田,實在是但凡開發出來的荒地變良田後,先是戶部會以天下農田和賦稅都歸他們管為由,要走一部分。

    然後勳貴、官員們,也會人上下其手給吞沒一部分。

    最後則是皇莊,甚至皇莊就是吞沒這些農田的最大黑手。

    昆明湖周圍至少有1萬畝的稻田,就已經被皇莊拿走了管理權。

    而且開國之初,一兵丁分50畝地,到了現在也隻能維持住一人7畝左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