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130要權要錢(1/4)

    薛蝌、薛寶琴心裏同樣高興,三千兩銀子還不是主要的。

    有了這次的事情,等於自己這一支就有了個靠山。

    而且兄妹兩從小就跟著父親走南闖北,可以說做生意他們很擅長,卻因為年齡小,沒長輩,這幾年說是小心翼翼都不為過。

    現在壓力一下子小了, 別說薛蝌了,就是11歲的薛寶琴都不免胡思亂想起來。

    “哥哥,姐夫有沒有可能抬舉您,讓你做官?”

    薛蝌一愣,隨即歎息一聲道,“我倒是想,可姐夫非要給我這三千兩,想開口都沒機會。”

    薛寶琴卻搖搖頭,“大哥你糊塗, 哪有辦一次事,就保證說為你求官的道理。真那樣,姐夫反而不可信。

    現在這樣剛剛好,既顯得看重你,又可以趁機再考驗、考驗你。”

    薛蝌這才反應了過來,臉露驚喜表情點頭道,“我聽人說,姐夫接了欽差差事後,這些天都忙著和工部、戶部的官員扯皮。

    不行,明日一早我就去姐夫那邊候著。”

    薛寶琴點頭的同時,又提醒道,“哥哥還是先去嬸娘和堂哥那裏知會一聲才好。”

    “對、對、對”, 薛蝌一拍額頭,“還是妹子想的周到。”

    抬腳就想去找薛蟠, 沒走幾步又停了下來。

    “不行,還是明日和大哥說說姐夫的難處後,再幫姐夫的事。”

    薛寶琴想了想,也讚同起來。

    ------

    石仲魁那日去找皇帝, 明著是借著見皇帝,來警告夏守忠。

    但也是真有事。

    從拿到戶部記載的,京畿之地所有在冊的稻田資料後,仔細查看了一天,回家後再把大興的土地招來。

    有了土地這個對大興田畝之事,了解的一清二楚的地頭蛇在,別說有官紳想隱瞞田地了。

    就是誰家接受了多少投獻過來的田地,都別想瞞過他。

    “上仙,戶部的資料是十五年前清查時記載下來的,小神算了一算,大興應該有超過2萬畝的稻田沒被登記在冊。

    至於麥田,雖然沒看到資料,但小神猜測,隱瞞的數量應該會超過5倍。”

    土地這麽一說,石仲魁就明白了過來。

    10萬畝土地等於66.67平方公裏,而現代社會的首都麵積16410平方公裏。

    大周的順天府雖然不知道具體有多大,但應該差不了太多。

    15年以來的不斷開荒, 開發出10萬畝, 也就是一千公頃的麥田,好像也算不得什麽。

    但石仲魁即便知道, 也不打算告發。

    普通農戶是沒能力開荒和保住這些農田的,這事一旦捅出去,全京城的勳貴、官員、鄉紳肯定會恨死自己。

    今後別說做事了,被人使絆子逼回翰林院,去國史館任職修史的不錯了。

    所以他找皇帝就兩件事。

    一是要錢,二是要權。

    皇帝對於給石仲魁些權利,倒是明白這是必然。

    無論是推廣稻田養魚,還是疏通河道的事,沒點實際的權利,根本不可能辦成。

    甚至連駐守在濟寧的河道總督衙門都進不去。

    好在石仲魁也不用疏通整條京杭大運河,太上皇的旨意上明確寫著署理京畿河道疏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