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天武帝

第三百零六章 接近(1/3)

    當今天曜大陸三大國中,晉國地處東南繁華之地,地緣其實最好。除了西邊與北邊分別與其他兩國接壤外,就隻有東邊以天方島為首的東南群島不在其掌控之中,但數百年來它們也從來沒給晉國找過麻煩。而對於魏國與秦國來說,就沒有這樣相對有利的地理優勢了。魏國地處天曜中北部,北邊是凶殘好戰的草原八部、東邊是向來不知深淺的周遊列島,東南與西南分別與晉國以及秦國接壤,即便在立國之初就已被攻下的西涼之地,也因為其彪悍的民風而難以完全控製。可以說,能在這樣的四戰之地建立政權並一步步擴張領土、目標直指一統天曜,不得不說這已經是曆代魏國君臣勵精圖治、奮勇開拓的結果了。

    相對來說,秦國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裏去。秦國西北接壤舊燕屬地、東北直麵魏國,東邊是晉國,南邊則是桀驁難馴的百蠻之地。百蠻之地的部落大大小小不知凡幾,雖然大部分還是以氏族為主的他們在文明開化程度上無法與三大國相比,但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戰士卻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戰,一直以來都給秦國造成了很**煩。雖然百多年前秦國開始利用羈縻政策分化、削弱百蠻之地的各大部落,恩威並施之下使得絕大部分的蠻族首領都在名義上表達了臣服,但取得的效果還不足以能使它能真正踏足乃至征服這片蠻荒之地。再加上,地處西邊的五行宮那強大的勢力以及不同於別派的入世之心,使得原本國力不弱的秦國在麵對周邊情勢時也往往顯得捉襟見肘。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它與晉國反而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或者也是實在無法麵對四麵皆敵的情勢而導致的吧。

    至於秦國與魏國的接壤之處,其實可以分為三段,按秦國的角度來表述便是其西北、中北與東北的邊界。百多年前,西北邊與其接壤的乃是當時強盛一時的燕國。而自從燕國被魏國攻滅後,後者曾試圖以舊燕屬地為跳板招兵買馬、整軍備戰,以希冀在合適的時機到來之時發動兩麵夾攻、一舉攻入秦國腹地。可惜,魏國的當政者小覷了燕國民眾的桀驁與剛烈,在滅國之後的這百多年間,他們反抗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乃至於大大小小的起義不知經曆了多少次。“但使燕人不絕,則亡魏者必燕”這句一直流傳在當地的話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舊燕屬民,讓他們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地投入到複國的鬥爭之中。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的國力一日強過一日,舊燕之人的一次次反抗都已被埋葬在了曆史的塵埃中。如今,他們的力量不再像以往那樣強盛了,而他們帶給這個世界唯一的重大影響,似乎也隻是使得魏國借著西北之地攻入秦國的計劃徹底流產。正因為這個原因,兩國才轉而將兵力都安置在了秦國東北麵兩國接壤之處。

    至於剩下的中北地區,反而是二者都極力避免接觸之地。這是因為,在整個天曜大陸的曆史之上,這片地區都擁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這片地區,被大陸上的人們命名為“蒼茫群山”,乃是一片傳承自神話時代的神秘之所。其實以地勢而論,這實在不像是一處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蓋因其在群山環繞之下道路阻絕、人跡罕至;再加上其地形奇詭,群山常有火焰不時噴發,更是給欲要入住其中的人們增加了幾分危險性。古語有“欲窮蒼茫三萬裏,其難甚於上青天”之說,便是指代蒼茫群山道路艱澀、不利於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