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主不息

329:詳解榫鉚法,把玩犀角杯(1/2)

    我承認喬越文這個人的確是有些膽量,大晚上的在這荒廢的窩棚裏突兀地看到一副棺材還能這麽淡定,連我都嚇得一跳。隻是我不是因為害怕棺材或者害怕死屍,而是覺得這裏有棺材太奇怪了。

    正當我納悶的時候,高天意連忙朝喬越文喝止道:“快出來,別碰那棺材!”

    付達卿聽高天意這麽一喝,慌慌張張就往外麵竄,結果一個不小心,摔了一跤,身子正重重地撞上了那棺材,隻聽他痛苦地“哎喲”了一聲,那棺材蓋就鬆動了。

    看到這,我就更納悶了,那棺材一般都是有棺釘定死的,怎麽會鬆動呢?難道是年代久了?還是說,這棺材被打開過?若是被打開過的話,裏麵的屍體未曾腐化,隻怕裏麵就不是一具簡單的死屍了。

    唐教授此時好像來了興趣一樣,居然也不顧高天意的警示,而走近了窩棚,一麵還道:“我來看看這副棺材。”

    他打開了手電,然後套了手套,在棺材上撫摸打量了起來,接著便興奮地大笑起來,道:“哈哈哈,想不到我們還沒到西山懸棺區,此時就已經見到懸棺了。”

    一聽他這麽說,我們大家夥都有些奇怪,陸陸續續地都湊進了窩棚裏,圍在那副棺材周圍。

    蔡芳惠朝唐教授問道:“教授,您是怎麽知道這就是千百年前的懸棺的?”

    唐教授指了指棺材蓋的四角,又用手輕輕地抬了抬棺材,道:“你們看,若是近代人用棺材都是用鐵釘定死,而這棺材卻沒有,而是用的榫鉚結合之法。”

    一聽這個詞匯,我們都頓感陌生,一臉懵地望著唐教授,隻聽唐教授又道:“所謂榫鉚結合之法,就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的部分叫榫頭,凹進的部分叫鉚眼。用這種方法加固物件,不比釘子差。”

    張玉琴又愣愣地問道:“教授您說了這麽多,咋知道這就是懸棺呢?”

    唐教授嘻嘻地笑道:“這榫鉚結合之法,乃是春秋時期魯班所創,那個時候雖然已經有了冶煉銅釘鐵釘的技術,那都是工匠錘打,所以成本較高,費工費時,所以多用榫鉚之法。到了近代,鐵釘才被廣泛使用,所以這副棺材我敢肯定就是古代的。再說了,這棺頭棺尾並無‘福’、‘夀’二字,肯定不是現代的。”

    聽唐教授這麽一說,我也覺得甚有道理,於是又問道:“如果這是懸棺,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呢?”

    我這一問,唐教授就皺起了眉頭,卻不回答,好像也說不清楚。

    倒是高天意在一旁推理道:“如果這是懸棺,那就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盜墓者。摸金、搬山、卸嶺、發丘,至於是哪門哪派不好說。這裏的窩棚,可能就是當年盜墓者所搭建,這棺材是他們弄來這裏來的。”

    我也點了點頭,道:“的確有這個可能,我也曾聽我林師父說過這幾個盜墓門派,什麽難盜的墓他們都有法子,就是在這懸崖上對於他們來說想弄下來估計也不是什麽難事。再說了,這榫鉚已被破壞,顯然是人為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