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露華濃

第383章 甄士隱(2/2)

    那道人聽了,就問:“隻不知是去哪裏,又是給何人?”

    那僧人聽了,就朗朗一笑:“我要去那平安州。過了平安州且再去那皇陵。”

    那道人聽了,就點了點了頭,說道:“此事便更是煩難了。”

    那僧人聽了,就歎:“也並不煩難。想他富貴半世,未了卻隻能匿在祖陵。想他年事已高,度他亦非難事。”

    那道人聽了,就道:“那果然極好。隻不知此玉終究是個何等下場?”

    那僧人就笑:“總是去他該去的地方。隻是現在時辰未到。”

    那道人聽了,也就不問了。半響又道:“如此,咱們且在這裏別過。想那甄家小女如今在那河邊,已欲往那奈何橋邊去了,我且去度她一度——”

    那士隱心裏俱聽得明白,但口裏卻是不能發作一言。因眼睜睜看那一僧一道離去。又因他們論起小女英蓮,又說什麽奈何橋,士隱心裏更是憂慮歎息。

    想他亦算是本地望族,家中雖不甚富貴,但一向樂善好施地周濟窮人,因此名聲也甚好。士隱秉性恬淡,不好功名,每日隻是飲酒賦詩,觀花修竹。閑暇之餘,就是逗弄膝下唯一的女兒。不想那十三年前,家裏卻是出了一樁禍事。那日是元宵,城裏各處張燈結彩的,那丫頭嬌杏遂抱了女兒英蓮去街上玩耍。不想嬌杏那丫頭性子懶怠,竟將女兒弄丟了。

    士隱著急,四下尋找。因心存了仁,竟未責罰嬌杏那丫頭。這士隱哪裏想到,嬌杏這丫頭早就和他家隔壁葫蘆廟裏寄居的窮儒賈雨村暗通款曲了呢?

    那儒生名化,字時飛,別號雨村。祖上也是侍書仕宦之族,因他生不逢時,父母祖宗根基已盡,家中人口衰喪,如今隻剩他一人一口。因覺在家無益,不如進京求取功名。那神京費用自大,因此雨村便後退一步,先往蘇州而行。彼時就暫居在這葫蘆廟裏,早晚苦讀。那士隱亦是讀書之人,因此見了雨村,引為知己。不時將他召往家裏喝酒賦詩,也常慷慨解囊。

    那日元宵節,那士隱本欲叫家人霍起抱了英蓮去看那街燈的。不想霍起肚子不適,那嬌杏因要和雨村私會,就說不如她將小姐抱了去玩。那雨村在街上找一間私坊茶舍,見了嬌杏就將她拉了往裏頭去。嬌杏因就將英蓮放在茶舍門前的門檻上坐著,隻以為有店夥計看著,並無事的。不想私會出來後,那嬌杏出了來,卻發現那門檻上哪有英蓮的蹤影?

    那嬌杏也嚇壞了,和雨村苦尋未果,隻得回來告訴士隱。士隱得知,更是著人尋找,無奈還是找尋不得。那士隱就將田畝地產一並買賣了,那英蓮還是無一點下落。士隱的嫡妻封氏,不見女兒,日夜傷心,不久就染疾下世了。那士隱將發妻埋葬了,也就守著幾畝薄田,依舊一人度日。

    未幾,過了幾年,那雨村果然在神京高中了進士,隻說要回姑蘇拜謝士隱,且說要將嬌杏帶走。士隱聽了,也就點了頭,任他帶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