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愛長孫娉婷

233.第二百三十三章 禍起蕭牆(2/2)

    “極有可能!”唐太宗凝神沉思:“朕還記得,你們所住的永興坊,原多為大兄心腹,尤以其中馮立更是非凡,官至大兄親衛長,武功超絕,統兵有術,朕憐其才華,便未殺之!”

    “後來突厥南下兵臨長安城時,朕將其招領,鎮守京都西門。大戰之際,馮立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終以身殉國。朕記得今日之喬府,似乎就是馮立當年的府邸。此處朕難以肯定,但在印象中,二者的位置是極為接近的。”

    房遺玉心知唐太宗這話等於為這件事情定了性,不然也不可能有那麽多的巧合,隻是房遺玉自始至終,還有一事想不通。

    若要跟唐太宗這大唐皇帝對抗,必須師出有名,那些人雖有可能是隱太子的部下,可憑其身份還不足以對抗唐太宗,除非他們擁有隱太子的直係後代,以其名義與唐太宗相抗。

    “應該不可能啊!”

    史料上記的清楚,唐太宗為避免日後再出混亂,便將隱太子的五個兒子全都殺了,應是再無後人才對。

    “那叔父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置?”房遺玉收起心中不解,想聽聽唐太宗是什麽想法。

    唐太宗沉聲道:“朕不知那些亂臣賊子的倚仗是誰,可朕絕不能容忍他們威脅國運。”

    此事唐太宗的心中也是充滿困惑,房遺玉能想到的,他自然也想的到。

    隱太子的下屬既然有心將其顛覆,想來是有了倚仗,故而唐太宗的話中滿是殺機,因為此事也是他所擔心的事情。

    唐太宗身為局中之人,沒人比他了解當時情況,那時隱太子已然出招,他讓高祖強迫唐太宗將天策府智囊解散,又命巢王取代唐太宗領走天策大軍出征北方。一旦兵馬離身,唐太宗便失去了所有依仗,隱太子不可能容的下他,正如他不可能容下隱太子一般。

    對於那般你死我活的情況,唐太宗當即選擇先下手為強。

    此舉雖然是被逼無奈,可無論怎麽講,都是一無法改變的事實,就是他唐太宗搶在隱太子的前麵發動政變,殘殺手足,不義在先。

    若是有人以此為由,將隱太子的血脈抬出,討繳唐太宗罪行,此舉必會造成巨大動蕩,令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令大唐陷入混亂。

    就算唐太宗不懼那些蛇鼠之輩,可被那些人這麽一鬧,他再想征伐北方,稱雄絲路,或是收複遼東的計劃,都將因此事事件而遭到擱淺。

    旁側的房遺玉自是知曉唐太宗此時的感受,玄武門之變,他是既得利益者,於輿論上完全處於下風。

    要知大唐並非異族,異邦夷人崇尚實力,故而無需顧忌旁的。

    可中原大地自古以來便對忠孝義極其看重,最注重一個義字。事關大義,說法萬千,可百姓卻是最容易被蠱惑的人群。

    於大唐目前的國力而言,一番動蕩還不足以為其帶來毀滅,可卻能夠為其帶來沉重打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