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覃沐王青青

114.第一百一十五章 羽絨衣引起的騷亂(2/4)

    因為羽絨衣的利潤,其他的人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禽類羽毛的漲價讓很多人覺得有利可圖,家禽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一直到年底,林夫人都忍不住跟丈夫道:“等到年底,還不知道小羅鎮的雞鴨還能不能吃得起了。”

    連林夫人都這樣說,一般的人家自然更舍不得吃,就連食肆的雞鴨菜價格都翻了一倍。

    進入臘月後,小羅鎮鎮出現了第二家羽絨衣作坊。

    這家作坊相對於小羅鎮村來說,規模要小很多,是六七家人湊在一起構成的。

    但是他們家因為羽絨衣的售價要低於王家,因此不少商人更願意到他們家下單。

    大約是他們的出現給了大家一個榜樣,於是小羅鎮上第三家第四家羽絨衣作坊一一出現。

    羽絨衣作坊一多,一開始都還欣欣向榮。

    但是在進入臘月中旬的時候,來小羅鎮的商人卻是漸漸少了起來。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春節將近,另外一部分卻是因為沒必要。

    羽絨衣製作的法子流了出去,在其他的縣他們完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製作羽絨衣,既然如此,那為什麽還要花高價來小羅?

    因為訂單一天比一天少,才繁榮了半個月的小羅鎮羽絨衣作坊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冷清下來。

    貨賣不出去不行,作坊主們不想血本無歸,隻好開始降價。

    有了第一家帶頭降價,緊接著就有第二家第三家,到後麵,基本上沒什麽賺頭。

    可就算這樣,他們的羽絨衣也還是賣的不太順利,有不少貨都積在那裏。

    而此時,春節已經到了。

    如果在春節裏,這些貨物還賣不掉的話,那以後隻會更難賣。

    但是羽絨衣的價格,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買。

    幾百文一件的羽絨衣能抵得上好幾件冬衣了,沒多少人會那麽奢侈。

    這種情況下,羽絨衣的價格隻能繼續降。

    在大年初七,某家羽絨衣作坊主一家因為欠債太高,而上吊自殺被人救下的消息傳出來後,王覃沐就知道,這場鬧劇可以結束了。

    小羅鎮就這麽點大的地方,一點點風吹草動都能鬧得沸沸揚揚,更何況這次事關幾條人命。

    林夫人也聽說了這件事,在晚上丈夫回來後,她道:“我們不能坐視不理,這回頭要是傳了出去,對你名聲也不利。”

    林行知拍了拍妻子的手,道:“這事你別擔心,已經有人去處理了。”

    見妻子看著自己,他笑道:“不是我讓人去的。”

    這件事情其實他一直都在關注著,從羽絨衣傳出來禽類漲價開始,每一步的事態發展他都看得眼底,包括王家的態度。

    按道理來說,羽絨衣是王家的產業,羽絨衣製作法子泄露各家相互壓價,該急的冒火的人該是王家才對。

    可是王家卻從頭到尾隻管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甚至還有心情幫忙哄抬羽毛的價格。

    看到這,林行知就知道,這事大概是不需要他去插手了。

    今天這事傳出來後,他一邊領人去了解情況,另外一邊把王從暉叫了過去,本想問問王從暉他們家究竟是個什麽打算,結果王從暉卻直言說是已經有人在處理了。

    夫妻兩人正說著,外麵派去打探情況的仆人回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