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誌柳鬆

195.第一百九十四章苗疆(1/2)

    荊楚大地,山高林密而百鳥脆鳴,山風呼嘯而空穀幽寂。

    這裏一處偏居一隅的的聖地,這裏有淳樸的百姓,亦有玩弄蛇蟲鼠蟻的狠人。

    苗疆之地,廣闊無垠,在這片幽靜的土地上,骨笛,木鼓各種別致的樂器敘說著苗疆之地不一樣的風情。

    苗疆之地向來神秘多彩,為不知情的人多有忌憚,在外人的眼裏苗族之人不善耕種,時長養殖山間猛獸,跟各種毒物打著交道,似乎心理上的感官因素,外人總以為所有的苗人身上都帶著神秘的色彩,可以殺人與無形之中,亦或者一言不合就大開殺戒。

    至於事實如何見過的人少之又少,多有苗人出苗寨以物換物,山間猛獸的皮草,各種山中難得一見的藥物都可以用來換糧食,外人對苗疆的了解僅限於此,因為他們不敢踏足那片神秘的山林,尋找傳揚中的苗寨。

    中國曆史上苗疆也有很多的稱呼,在大唐時期,這裏是一個依山旁水的邊陲小國,南詔國,處處神秘,很少與之接觸,隻有少數的奇裝異服的特使去朝見天子進獻寶物,僅僅如此。

    宋朝時期,這裏是風景怡人山清水秀的大理國,無論中原之地如何動蕩不安,在大理國依舊保留著自己的繁榮,是人間少有的一片淨土。

    一片神秘的地方,很多人想去揭開他神秘的麵紗,可是大都止步於苗疆蠱毒四個字麵前,仿佛苗疆蠱毒就是那種觸之必死的存在,不得不令人望而生畏。

    就算是大龍朝建國以來苗疆之地的百姓已經臣服朝廷的統轄,並且派遣了駐地官員,可是大龍朝的官員依舊很少去主動了解這片神秘的土地,跟苗疆苗人的接觸僅限於主動出苗寨解決寨子內部紛爭的長老打過照麵。

    名義之上苗疆之地的政事是有大龍朝派遣的官員管理一切,事實之上苗寨內的各種事物是由各個寨子的長老當地的土司自己處置,事後想跟官府報備一下便報備一下,不想報備官員也不會太在意,反正大龍朝的駐守荊楚的官員大都是一個想法,三年任期滿了之後抓緊離開這個蠻夷之地。

    不錯在外界人眼中苗疆之地就是蠻夷荊蠻的代名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是不會去主動接觸那個神秘的地方,神秘的蠱毒。

    靈動的風拂響了歡樂的音符,比起外界的操勞辛苦,似乎無一不宣揚著苗疆才是真正的返璞歸真的世外桃源。

    昔日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其為苗疆之地。險山惡水,毒蟲猛獸,苗疆從來就不缺少神秘的色彩,鳳凰涅槃於古城,金庸大大筆下的日月神教崛於此,又有五仙教控蠱之術聞名於世。

    苗人能歌善舞,古韻苗歌娓娓動聽,鼓聲曲舞令人歎為觀止,舉手投足之間略顯奔放熱情。

    苗女尤其多情,敢愛敢恨,心思玲瓏剔透,渾身銀飾叮當。

    山花嬌豔水色青,野蠻仙子鬼精靈,少女滿懷情蠱夢,清唱牽牛織女星。

    苗疆女子至情至性又古怪精靈,猶如山間的一股清冽的佳泉,無不散發著純天然的氣息,阿哥阿妹最是動人。

    苗族雖然統稱為苗族,其內部並非外人想象的一樣和平無事,世外桃源一般的苗族亦有紛爭,苗族有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等各個族類,每個苗氏之中都有朝廷冊封的官員,苗帥,亦或者成為蠻帥。他們是各族的首領,為了爭奪地盤資源大戰小戰從來不斷。

    本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苗族因為外人介入的原因漸漸誕生了領主思想,封建私有的想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