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青梅餘何氏

823.第八百二十九章 令稟生&謝軍濤(1/2)

    “是。”底下站著的官吏悶頭回答。

    “知道就好,郭縣丞這段日子身體抱恙,你們都別打擾到他,可知道了?”

    “是,令大人。”

    “好了,下去吧。”令稟生疲憊的揮手道,“謝師爺請留步。”

    官吏都退下了,隻餘一位穿著棕褐色棉質長衫,戴著同色儒巾,留著長須的中年男子,他是令稟生的師爺,謝軍濤。

    令稟生當官十一載,師爺一直是謝軍濤,兩人同是貴州普安府下轄的水城縣人,當時兩人是在縣裏的私塾認識的。

    年少滿懷抱負,誌同道合,一直都是好友,一起考秀才、考舉人,情誼越發深厚,令稟生當年中了同進士,謝軍濤卻名落孫山了。

    令稟生後來點了貴州下麵一個小縣城的縣令,貴州就不是富庶之地,下麵的小縣城更是偏遠之極,初出茅廬的令稟生,這個縣令當得很是不易,當時就寫信給好友謝軍濤了,誠懇邀請他幫助自己。

    謝軍濤當時也是失意之際,令稟生還能記掛自己,心裏很是寬慰,立馬卷了行李,拖家帶口投奔令稟生。

    令稟生是縣城人,家境還算寬裕,從小一門心思讀書,對庶務、農務不甚精通;可謝軍濤卻是地地道道貧苦人家出生,什麽活沒做過,地裏的活計更為出色,有他相幫,令稟生如虎添翼。

    三年的任期,每一年的考核都是優,在他的帶領下,當地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不少,至少餓死的人少了。

    三年任期一滿,立馬調任貴州銅仁府下轄的江口縣,那裏可比之前的縣城富庶了不少。

    令稟生和謝軍濤合力,在江口縣的時候仍是政績優異,特別凸顯在治水方麵。

    太平河、閔孝河、桃映河、車壩河等幾十條大小河流貫通江口縣,於縣城處匯成錦江,形成長江上遊沅江水係的主要支流。

    江口縣一年的降水量也多,可令稟生在任三年,水利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以往每年都會發生或大或小水災的江口縣,這三年卻是一次水災也沒有發生。

    令稟生在江口縣的風評非常好,所以三年任期一滿,就調任到四川巴蜀府下轄的金堂縣了。

    因為金堂縣也是水係發達地,水災隱患比較大。

    令稟生在金堂縣,每年也都做得很好,三年任期滿的時候,雖然考核優異,但還是留下他繼續管轄金堂縣,再做一任;可他的優秀政績被長官稱頌,上報朝廷,當時參照其他地方有的先例,品級升了一級,一般縣令都是正七品,可他令稟生是正六品的縣令。

    權勢、地位的變化,很容易改變一個人,而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就會互相影響。

    在金堂縣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一概策略都已經知之甚深了,水利這塊,令稟生直接交給謝軍濤負責。

    謝軍濤除了要養活妻兒,還要給遠在老家的父母、兄弟等親戚寄生活費用。

    謝軍濤是師爺,可師爺不是朝廷官吏,是官員私下聘用的僚屬,俸祿不是由朝廷出的,是聘用了他的令稟生出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