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5069.第5069章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進入工廠的同胞,能拿到一份不錯的薪水,住上工廠的宿室。 其實很多人都不願意吃白食,他們寧可進工廠上班,也不要呆在安置小區。 在江淮一帶,本來就有些台資企業,一些人進了工廠,如見親人。一些台資老板當然也對他們比較器重,從生活上,工作上給予照顧。 前前後後,二批同胞進入大陸,都得到妥善安置。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地方,想來大陸工作。 雖然這隻是權宜之計,的確也曾有過一些人在這邊上班的。就在寶島重建的同時,三個月之內,至少有近二萬餘人進入大陸沿海。 第三批,第四批都進了廣省,第五次進入江東。 徐前進進京了,拜訪了張一凡。 他跟張一凡說,江淮還可以再接一批受災同胞,萬人左右的安置不成問題。 張一凡知道,江淮經濟發達,很多地方都缺少工人。如果這些安置的災民可以在當地找到工作,這對雙方都是一件好事。 更何況,對於遠道而來的災民,可以有多種選擇。一是繼續留在安置區,接受政府的善施。二是自己去應聘參加工作,有困難依然可以找政府。 對於年輕人來說,誰都不願意呆在當地安置小區,他們寧願去上班。這樣自由自在,十分安逸。 徐前進在去年當上了一把手,正式成為江淮權力巔峰的人物。有人說,徐前進不管他怎麽改變,這輩子也摘不掉張係的帽子,的確,徐前進也這麽想。 他每次進京,都要看望一下老領導。 其實張一凡比他小,但是目前的張一凡已經這了四十,叫老領導也不過份。倒是當年,張一凡剛剛進入江淮,三十幾歲人,給人看上去那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這麽小的領導,他是第一個。 張一凡進入江淮就是省長,徐前進剛開始也覺得有些別扭,後來漸漸就習慣了。 張一凡說,這件事情不能太主動,隻能讓他們自己提出來。 最近很多新聞一直在追蹤報道,關於這些寶島民眾在大陸的生活現狀,很多電視台都在報道。也有新聞記者采訪過一些寶島民眾,他們的整體評價都非常不錯。 隻有少數人在說,還是有些想家。 旁邊一同事道:“想家是很正常的,當初我從遙遠的貴州過來,二千公裏呢,比你還遠。現在出門方便,以後兩岸關係好了,祖國統一了,這裏就是你們的家。你現在就是走親戚,有什麽想不想的?想回家,隨時都可以哦!” 旁邊有人大笑。 記者借題發揮,問他希不希望祖國統一。 這名寶島同胞想了想,其實還是統一好。我們之前不懂大陸政策,現在懂了,祖國分裂了這麽多年,早該一統了。 這新聞發布出來,很多人在看。當然,遠在海峽對岸的同胞,當然也可以看到這些。自從有了互聯網,這個世界就近了。 也有人懷疑這是假新聞,一些寶島記者來到江淮等地采訪。 結果發現他們在這邊的生活狀況,跟以前的寶島沒什麽兩樣。年輕人都能自由自在選擇就業方式,也可以自由戀愛,選擇他們喜歡的人。 老年人在這裏有政府對於關照,他們的生活比大陸公民還要好,看到這一切,他們信了。張一凡當然留意這些新聞,也關注這件事。 他對徐前進道:“要繼續加大扶持力度,要讓寶島同胞們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如果還有下一批,你們江淮應該做好接待準備。” 徐前進回江淮之後,著手準備接待工作。 他相信,在這屆領導人運作下,兩岸關係有可能實現平穩過度,祖國一統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