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4420.第4420章(1/2)

    第二天的報紙上,終於追蹤報道了這一驚天內幕。

    網絡上又是一片漫罵之聲,遣責這名男子狼心狗肺,為了與小三苟且,居然借機鬧事,延誤自己妻子的最佳搶救時間。還刻意製造了這一社會事件,企圖嫁禍收費站,讓政府替他背這個黑鍋。

    網民是最純潔的,也是最容易衝動的,他們往往在不明真相的時候,就肆意渲泄自己的情緒。一旦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他們又是一片漫罵和遣責。所以,這種人群最容易被一些人利用。

    網絡上,很快又出來一篇文章,題目是,誰讓政府背了黑鍋?

    與此同時,市報和省報,都刊登了一篇關於張一凡的報道。

    自然是稱讚張一凡,說張一凡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堪稱官場中的人典範與楷模。

    這文章是兩名女記者寫的,她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闡述了一個問題。來證明她們的觀點,來說明一個真正的幹部,一個高高在上的領導,原來是那麽的關心群體,處心設地為群眾著想。

    兩人在文中說,其實當初她們遇到這種不平待遇的時候,心裏都沒底,曾經也一度傍徨,她們是沒有辦法,萬般無奈之下,才去上訪,找到張一凡書記,沒想到張書記居然是如此平易近人的善待她們。解決了她們的問題。

    本來這篇文章,隻是在市報發表的,但是省報的人聽說了,把文章要了去。象這種拍領導馬屁的機會,他們企肯錯過?最後考慮再三,在兩大報社同時刊登。

    為此,電視台還搞了一個專訪,這個專訪計劃,上報到了省電視台,電視台的領導當然是二話不說,舉雙手讚成。這消息傳到張一凡的耳朵裏,他讓騰飛打了個電話給劉國仁。

    劉國仁也是沒有辦法,最後不得不同意這專訪不播了。

    張一凡跟劉國仁說,要多報道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事跡,多發現和觀察群眾的貼身生活,象這種沒什麽營養價值的新聞的專訪,盡量少做。

    劉國仁隻是說好,好,我記住了。他甚至還拿出了筆記本,把張一凡的話記下來。

    這些都是表麵文章,不過通過這件事,張一凡還真起了念頭,取消高速公路的收費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