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4126.第4126章(1/2)

    陶書記當然知道張一凡等人去了草原的事情,自從張一凡昨天負氣離開,他就暗中派人了解領導的動向。聽到張一凡突然提起阿克勒,他立刻組織了一下語言。

    可他還是在心裏把捏不準,張書記對這個阿克勒的態度。

    一般情況下,如果能感覺出領導對這個人不滿意,這話就應該順著領導的意思,做死的踩對方,說對方不好的話。當然,誰也不會傻到,明明看見領導對此人不滿意的時候,還去說好話。

    要是能感覺出,領導對此人的態度很好,那麽,說話的時候,盡量中肯。哪怕你打心裏不願意抬舉此人,也不要在這個時候說他的壞話。官場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有著它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忠誠深知官場三味,此刻他也在心裏琢磨著張一凡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態度。

    從張一凡一行大清早怏怏而回的情神來看,應該是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於是道:“阿克勒這人別的還行,就是性格比較孤傲,不太合群。”

    他這也是試探性的話,先這麽點兩下,看看領導的反應。如果領導喜歡聽,感興趣,他就做死的往裏咬。如果領導不滿意了,他得馬上話峰一轉,說點好聽的。

    對於這種官場藝術,陶忠誠一向運用得不錯。

    果然,張一凡眉頭動了下,“你介紹一下他的大致情況吧!”

    陶忠誠忙點點頭,“阿克勒一家三代,都是哈薩克族的首領,也就是族長。哈薩克族人大都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當然,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以及民族大融合之後,他們中也有少數脫離了草原,在大都市中定居下來。這一類大都是改革開放之後的年輕人,他們具有高學曆,或在政府等機關單位任職的人群。但更大多數哈薩克人,依然留居草原。阿克勒就是他們的首領,我們曾經試圖讓阿克勒等人遷進城區,然後將大草原實行黴國模樣的農場化作業,但他們都不同意。”

    張一凡問道:“你說他們一家三代都是哈薩克族人的首領?”

    陶忠誠道:“嗯,他爺爺在解放前就是哈薩克人的首領了。後來因為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挑撥,嗦使,從中做梗,在大軍挺進西北地區之際,他們參與了暴動。結果,一些人在這次暴動中,被大軍剿滅。而阿克勒的爺爺被捕,據說後來判了死刑。其後,阿克勒的父親接任了這個首領,但是新任的首領在幾年之後也突然病逝了。我聽說阿克勒當初年僅二十來歲,就接下了這個職務。從此一直帶著他們的族人,在草原上自力更生。不過從這些年的形勢來看,他對祖國的政策還是都能接受,平時的工作也算是很配合。草原上也一直沒出過什麽亂子。隻是有兩次,一些偷獵的家夥進入草原,獵殺羊群,被哈薩克族人給打死了,引起了一些風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