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3920.第3920章

這句話裏,不僅僅是質疑。 任何一個幹部,都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讓領導質疑。因為這不僅僅是能他能力的懷疑,也是給他們人品的懷疑。看來西部地區,還有很多幹部不知道自己的作風。 通過這件事,張一凡明白了一個道理。 他們依然在用自己以前的老套路,老方法去麵對,解決問題。 該是時候,讓他們習慣自己的工作方式了,張一凡心裏有了計較。 做為一個地方領導人,隻有把自己的習慣和原則貫徹下去,才能樹立自己的形象,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官場潛規則。 並不是每種潛規則都是不好的,象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有它積極的一麵。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來源於這種規則。張一凡今天表現出了一種難得的平靜,他看著兩人,心裏非常清楚他們的用意,用老方法,能遮掩的,繼續遮掩。能不公開的,盡量不公開。可以大事化小的,盡量不追究。 正因為這種工作方法,直接導致了很多弊端,心存僥幸的人越來越多了;麻痹大意的人越來越多了;不把工作當回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秦瑞生聽了兩人的匯報,心裏也不禁為之一笑,這也太敷衍了事了,看來這些人還不知道張一凡的習慣。他這人,有多大的臉,丟多大的醜,再大的傷疤也要揭出來。 他從來都是一個不懂得掩飾的人,市委的處理意見,明顯與他的原則相違背。秦瑞生就知道,張一凡肯定不同意。 但他也不發表自己的意見,隻是繼續當一個旁聽者。張一凡叫自己過來,就是當旁聽的。一個人要學會如何定位,千萬不要越界。 不管你的立場怎麽樣,不管你觀點如何,在不需要你表現的時候,你應該學會安靜。 有一點,秦瑞生猜測錯了。 張一凡並沒有發作,而是輕輕一揮手,“你們先出去吧!” 兩人麵麵相覷,也不知道領導心裏的真正意圖。 張一凡的溫和,讓秦瑞生頗為意外,他在心裏暗道,張一凡又成熟了很多。這是一種政治修為,最高的境界,就是永遠不讓別人猜測出你的心思。 兩人離開後,張一凡的目光落在秦瑞生臉上,“瑞生同誌,伊吾事件,你怎麽看?” 張一凡征求他的意見,這讓秦瑞生心裏不得不多想了一圈。 其實,張一凡將秦瑞生叫來,也是想看看他的態度。秦瑞生道:“寧枉匆縱!” 四個字,表明了他的態度。 不過,秦瑞生說得有些過了,他也在試探張一凡。 秦瑞生為什麽來西部,他心裏很清楚。兩人雖然在某些方麵立場不同,但秦瑞生知道,立場歸立場,工作歸工作,西部這攤子,涉及到組織方麵的事情,他無法推卸。做為一個省委組織部長,他更應該承擔這個擔子。 關鍵是張一凡的態度,他想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以張一凡的性格,縱絕對不會,枉就不行。這不是解放前某個時期,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人。咱們是黨員,必須遵守規則。 張一凡看了眼秦瑞生,“瑞生同誌,伊吾縣事件,我看還是組織部考核一下吧!” 秦瑞生心裏叫苦,象這種情況,應該讓紀委出麵了,組織部考核什麽?都已經出問題了,直接叫紀委捅下去就是。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