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3587.第3587章(1/2)

    一個村和一個省之間的難度,是無法比擬的。

    就象一個家庭致富容易,想要讓一個村莊一起致富,難度就大得多。家庭的凝聚力強,而一個村每個人的意識不一樣,眾口難調。放眼一個省區,自然又不一樣。

    不過龍騰村的改革成功,給了張一凡很大的啟示,尤其看到他們學校和醫療機構的情況,更讓他很有感觸。當場就對徐前進說了,這種模式,我們為什麽不能借鑒?

    龍騰村隻有幾百人口,但他們的外來人口,是他們本村人口幾十倍之多,正是利用這些龐大的外來人口,給他們製造了無數財富。更重要的是,他們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天堂。

    徐前進說,象現在的義務教育,學費全免,由國家撥款,這個已經實現。可這看病的事,如果也全免,醫院的壓力太大了。恐怕無法實現。

    張一凡道:“我們追求的並不是這些,而是讓醫院進行保底收費製。醫院應該是一個全社會人民群眾的福利機構,一項社會福利,它的宗旨不是賺錢,而是實行救死扶傷的政策。隻要他們不幹那些黑心的勾當,我們的改革便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徐前進道:“我知道了。要不就以江淮做為試典?”

    “這個還是由你回去之後,開會具體討論。”張一凡這句話,等於把醫改大權,落在了徐前進頭上。

    在張一凡一統江淮的大勢之下,徐前進得此重任,無疑有種得寵的味道。

    其實這也是當初陸正翁為什麽執意,要將江淮黨政兩大權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雖然他自己沒做到這一點,卻把希望寄托在張一凡身上,這種做法無疑是很明智的。

    當一把手隻是唯一的時候,其他人隻能選擇服從。

    陸正翁之所以沒法實現他的抱負,這當然是譚長征有很大關係。

    兩人爭權奪利,政治目的多了,放在工作上的心思自然也少了。

    在龍騰村視察過後,盡管賴正義一再挽留,張一凡一行還是決定離開。

    走到路上的時候,下起了雨。

    天已經黑了,方南打電話過來問,是不是到就近的地方吃了飯再走?此刻正是吃飯的時間,張一凡看看表,六點一刻,等趕到江淮,差不多要二小時,就算是自己不餓,想必他們也餓了。

    於是他點頭同意方南的請求,為了不耽誤趕路的時間,張一凡建議在高速路口的服務區隨便吃點,能飽就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