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3312.第3312章(1/2)

    這是一份開發區幹部選撥名單,名單的上麵蓋著一個腥紅的印章,絕密!

    如果讓外人看了都會覺得奇怪,象這樣的名單有什麽可保密的?還蓋上紅大印,絕密。接理說,這種名單應該公諸於眾。

    事實上,這份名單的確有公布,每一個參加過考試的選撥幹部,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成績。隻是這份蓋有絕密印章的名單,頗有些不太一樣。

    名單的備注欄裏,記錄著一種奇怪的社會現象。

    每一位入選的幹部,多少都有點背景。

    而這備注欄裏,就清楚地記載著,某某親屬,某某領導打過招呼,某某兒子等等……

    張一凡不知道這份名單是怎麽來的,但是他認識名單上那個絕密二字的含義。再加上騰飛在醫院裏做的筆錄,兩者對比,情況就一清二楚了。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能完全聽受傷男子的一麵之詞,以張一凡的理解,這完全是憑著裙帶關係在亂搞。因為落選之人,全都是沒有社會地位,沒有背景的普通幹部。

    而入選的都是標注有關係,有背景的人,還有一些是市領導親自打過招呼的人。

    張一凡曆來最痛恨這種瞞天過海,濫用職權,中飽私囊的行徑。

    這張名單的出現,很多人心裏有數了,在場的至少有好幾個人參與了這件事。當初市委劉書記將開發區幹部選撥權力下放的目的,就是均衡一下幾大常委的利益,因此他沒有插手。

    張一凡的目光落在麵前這群人身上,“哪位是組織部長和紀委書記?”

    憑著張一凡的記憶,這兩人是絕對的參與者,也是常委中除書記,市長之外的重要大腕。兩人聽到省長點名,戰戰兢兢走出來。

    紀委書記和組織部長都屬於副廳級幹部,見過大場麵的人。兩人並不認識眼前這個少婦,但是當對方拿出這名單之時,兩人心裏明白得象鏡子一樣。

    “張省長!”

    組織部長趙德意喊了一聲,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做為龍泉市的組織部長,多年的官場經驗,讓他總結出了一個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承認錯誤,最終的後果就是被革職查辦,不是回家種田,就是回家過年。

    死扛到底的有兩種結果,一種還是革職查辦,另一種就是僥幸過關。仔細均衡兩者之間的利害,當然傻子也不會選前者。至少死扛到底還有一絲生機。

    張一凡嚴肅的目光盯著他,“這是怎麽回事?”

    隨手把紙扔過去,趙德意撿起一看,“這純屬落榜者造謠,我們這次選調工作經過了筆試、演講答辯、考察、公示等幾個環節。我不敢說每個評委都絕對公平公正,至少我憑良心說一切按幹部選撥流程辦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