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2437.第2437章(1/2)

    龍潭小學責令學生強行捐款之事,令張一凡感觸頗多。

    張一凡是一路從基層走上來的幹部,他對下麵這種陽奉陰違的做法,自然早有耳聞,也曾經見過不少。因此,他開始重視一些問題。

    從運縣回來之後,張一凡變得有些沉重。下午在沈宏國那裏坐了會,匯報了運縣的情況。

    晚上,張一凡坐在城中城那套房子裏,端著一隻酒杯,慢慢地品嚐著五糧液的味道。

    這酒,快被他喝了足有一半,可張一凡卻沒有半點感覺,今天這酒就象水一樣,淡而無味。

    李虹出現在他的身後,伸手從他手裏奪過杯子,湊到嘴邊喝了口。“幹嘛呢?”

    張一凡沒有說話,而是指了指身邊的位置,讓李虹坐下。

    李虹將杯子一放,“是不是還在為運縣的事情發愁?”

    張一凡長長地籲了口氣,“運縣的事,隻是一個普遍現象。”

    的確,張一凡的話,李虹也有同感,此次事件是張一凡提出來的,本來是一個善意的提議,卻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鑽了政策的空子,大肆斂財。

    這種行為固然不恥,但是一直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為之。

    為什麽?

    為了利益,在利益的驅使下,總會有人以身犯險。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千古不變的道理。

    李虹道:“這次你在運縣,還看到了些什麽?”

    張一凡緩緩道:“現在的農民,法律意識還很薄弱,這次要不是王桂芝敢於冒險,陰差陽錯碰上了騰飛二人,隻怕這件事也成了冤假錯案,永沉海底了。我相信,絕對不會有人為了一個農村孩子去冒這個險!你看到沒有,一個小小的教育局長,就可以利用手中的人脈,發動信訪辦,政府機關,鄉長以及學校上上下下這麽多人為他掩飾。如果王桂芝的上訪,或者她的上訪沒有被我們看到。如果沒有劉忠誠的積極上報,沒有小周老師的貼子,我們能注意,甚至知道這些事嗎?不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