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2322.第2322章(1/2)

    張敬軒點點頭,基本上對路了,隻是這還不是事件的真正起因。

    郭萬年對張一凡之所以恨之入骨,主要還是因為安陽事件,張一凡將郭萬年的直係親屬一網打盡。這也成了郭萬年被人利用的關鍵所在。而在此之前,還是有原因的。

    張一凡又推測到了招商事件,華豐汽車製造廠這外商落戶湘省之後,自己便搶了幾個副省長的風頭,成為湘省政府班子中突出的驕驕者,正所謂能者多妒,自然也成了別人眼裏妒忌的對象。

    張敬軒曾說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張一凡的成功,自然就招來幾個副省長之間的妒忌。但是張一凡與郭萬年,包裕民之間的恩怨,不盡於此。父子倆站在窗前,進行一番平靜地談話。

    張敬軒道:“如果你與包裕民之間的衝擊,是從招商開始,那麽與郭萬年的衝突,恐怕在更早就埋下了伏筆吧?你自己再想想看?”

    在老子麵前,張一凡隻得老老實實,恭恭敬敬聽從教誨。

    的確,張一凡從永林一個市委書記,迅速崛起,成為新一代副省長,年僅三十四歲。做為湘省最年輕的副省長,的確招來了很多風言風語。

    但是張一凡的政績擺在那裏,就算是他包裕民,郭萬年,做了一輩子的革命工作,加起來的政績恐怕也無法與張一凡相提並論,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張一凡就想到了懷州之行,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似乎就明白了些什麽。當他隱約感覺到這裏存在的問題時,不由打了個寒顫?

    到底是老爸的想法有牽強,還是事實本該如此?

    當時他一直就在想,沈宏國在回京之前,為什麽要安排自己一個排名靠後的副省長,去做人家的工作,比喻那次救災,原本是郭萬年份內之事,卻因為工業排汙的事情,牽扯了進去。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沈宏國就是指名,要他去解決一下懷州抗旱救災的問題。基於這個問題,李天柱也親自叫郭萬年和自己在辦公室談了。郭萬年當時狡詐,將責任推到自己身上,說是工業排汙影響了救災年工作進程。

    李天柱當時對郭萬年的表現,十分不滿,就責令張一凡馬上去懷州,處理自己工業上的問題,而張一凡卻一並將救災款解決了/。

    為了這事,郭萬年又有些後悔,非但不感激張一凡替他解決了救災的事,反而覺得張一凡搶了自己的風頭。

    接下來,李虹又在懷州牽出了一場官場地震,直接導致了郭萬年侄子下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