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1830.第1830章(1/2)

    此刻已經是十一月底了,總理剛剛從國外回來,聽到張一凡來訪,他就笑了,“你小子真沉得住氣,永林的事情都弄好了嗎?”

    說完,他又猛地拍拍腦袋,看,我把這事又忘了,你現在黨校進修。

    張一凡說,“其實我老早就想來看望您了,隻是事情總有不湊巧,學校裏實行的又是封閉式管理,我出不來。”

    總理道:“你這算是打學校的小報告?副院長都跟我反應過了,你們第一次實現封閉式管理,一個個都跑出去了。學校這也是為你們好,學習總得有個學習的樣子。否則以你們平時在下麵的作風,課堂恐怕是沒有幾個人。”

    張一凡訕訕地笑了,“是,是,副院長其實也是為大家著想。他這也是用心良苦。”

    總理就道:“其實,我一直想再跟你談談關於永林那錳礦的事,但我一忙就把這事忘記了,而你也一直沒有來找我。關於永林錳礦的事,我也寫了幾點建議,你拿回去看看。”

    總理遞過一個本子,張一凡接在手裏,忙說了聲謝謝。

    他要打開看的時候,總理說,回去再看,現在不急。

    自從那一次永林視察,張一凡對總理老人家的形象又高大了幾分。總理平時日理萬機,可是在那種情況下,他跟一個普通人一樣,把自己放在老百姓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談到城市規劃與發展,他又能從這個角色中脫穎而出,站在一個別人看不到的高度,縱觀全局。張一凡最佩服他的就是那種果決的金融宏觀調控手段。總理的大局觀,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那種眼光,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後麵,總理跟他說到李虹,“李虹怎麽樣了?”總理的話裏,透著對晚輩的關懷。

    那一次永林之行,李虹病倒了,總理是上了飛機之後,才發現李虹一直沒有出現,這才問起身邊的人。李天柱告訴他,李虹中暑了,正送往了永林中心醫院。

    張一凡說,李虹那次中暑之後,沒幾天就恢複了。現在應該還在雙江,我也很長時間沒有看到她。

    總理居然有些歉意地道:“這個李虹,身子太弱了。要知道她扛不住,我也不會叫她硬撐著,她這個人雖然是女孩子,但性子強。不過,李虹倒是一個苗子,她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剛正不阿!有原則!”

    張一凡說總理目光如矩,什麽都逃不過您的眼睛,不過我更認為,李虹適合做紀委的工作,搞經濟不應該是她的強項。

    總理就哈哈大笑起來,誇獎了張一凡一句,“英雄所見略同,她這性子,的確應該在紀委這個位置上更恰當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