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1813.第1813章(1/2)

    跟大嫂打完電話,他問沈繼文,“這個君少是什麽來曆?”

    沈繼文道:“他是一個沒落的貴族,他爺爺也是開國功臣之一,隻是後來在文革中被人整倒了,因此他們家族便漸漸沒落。他老爸立下規定,不許家族的人再入官場。”

    文革是一場中國史上的大浩劫,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不知有多少人蒙枉受屈,鬱鬱而終。張一凡沒想到君少會是這麽一個身份。

    沈繼文說,“解放前,他們家族是資本家,後來他爺爺勸說他的太爺爺,將財產捐給了當時的陝北中央軍,也為地下黨提供了大量的物質和金錢上的援助。”

    “他爺爺也是一個戰功綽綽的開國元勳,誰能想到他們當年,逃過了國民黨的飛機大炮,逃過了日本小鬼子的機槍,雕堡,卻沒能逃過那一場浩劫。人生最可悲的是,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裏,所以他爺爺到最後也沒能咽下這口氣。”

    張一凡不說話了,他在分析琢磨君少這個人,擁有如此身份的人,為新中國的成立與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最後落到這個下場,換了誰都不甘心。

    但是在曆史的巨輪下,總有人在推著巨輪前進,也總會有人在阻止巨輪前進,這是一場毫無情分可言的較量,要麽你死,要麽我亡。

    於是張一凡心道,如此看來,君少成立這個黃金海岸會所,他絕對不會是單單為了滿足那些公子哥的某種欲望,也不可能是完全為了錢,更有可能,他在做某種準備。

    他這是蟄伏,睿君是一個具有野心的人。張一凡隻能這麽評價他。

    “你對他了解嗎?”張一凡問了沈繼文一個問題。

    沈繼文道:“隻能說我跟他很熟吧!說不上了解。不過,上次宋昊天在他的場子裏如此放肆,不給別人麵子,我估計他心裏也不爽。”他看著張一凡,“你想幹嘛?將他收為已用?”

    這正是張一凡的目的,要收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他。可他知道,象睿君這樣的人,他必定對所有人都有防備,不可能輕易將自己的底交給別人。

    他與沈繼文熟,同樣跟京城這麽多公子哥們都很熟,做開這種會所的,需要的人氣和人脈太多,因此,他隻能扮演一個友善大使的角色。

    張一凡進了京城之後,發現自己的消息很閉塞,於是他才有了這個想法。

    睿君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但這種人絕對不容易被折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