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1336.第1336章

山藍縣的領導班子,對修路這件事很重視,經過近二個月的籌劃,終於動工了。 動工那天,山藍縣農書記和呂縣長,想請張書記去參加那個儀式,張一凡沒有參加,倒是烏逸龍去了。 市電視台和報社,一定將這件事,當成是頭等新聞。永林市好久沒有在政績上,出這樣的大新聞了。為此,郭部長還親自到市委請示這個問題。 郭部長此次前來,有幾分將功贖罪的味道,張一凡卻懶得與他計較,對報道的事,做了幾點指示,便打發郭部長離開了。 而張一凡重點考慮的,則是路一修通,接下來就會談及到錳礦的問題,山藍縣的錳礦,將關係到整個山藍縣乃至永林地區的經濟。因此,這是一個十分謹慎的問題。 由於山藍縣的礦藏十分豐富,市委市政府就得製定一個合理的開采和招商方式。以前招商困難,白給人開采也沒有人要,現在不同了,公路動工,肯定很多人就瞄上了這塊寶地。 其實,張一凡的真正目的,不在於賣礦,而且決定將路修通了,給山藍縣班子增加壓力。除了錳礦的開發,還有廣省加工產業的引進不是? 隻是要等這種加工業形成規模,恐怕得五年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胡雷也很想插手錳礦的事,他又一次來到永林,跟張一凡商量,自己願意無償讚助一千萬,支援山藍縣修路。 張一凡不讚同他的做法,現在山藍縣政府已經出台了一個方案,等路修好,設一個收費站。到時以貸款收路,收費還貸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將錢收回來/。 這一方案,張一凡考慮過了。也同意收費站的這做法,否則這路豈不是白修了? 到時路一通,肯定有很多的車子,經過山藍縣取道107國道,然後去廣省。誰也沒有理由,讓山藍縣背債修路,然後供大家免費行走。 站在市委的角度,張一凡倒是覺得無所謂,永林地區下轄九縣二區,就象十一個兄弟一樣。不管哪個縣,區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他這個市委書記來說,結果總是一樣。 但是張書記出麵,幫助山藍縣貸款的事,讓很多的縣,區看得眼紅,於是,登門拜訪的人越來越多了,都指望著這個張書記給弄點錢下來。 財神爺啊,誰不喜歡? 張一凡自然不能全都答應,因為山藍縣是他決意搞出來的試典,到底行不行?還有待時間的考證。沒想到這些人看了眼紅,居然私下裏說張書記偏心。 有人甚至有會議上,公然說出來,張書記是不是太偏心了,要一碗水端平啊! 張一凡對這樣的話,一笑了之。 他這樣幫山藍縣,主要有兩個意圖。 第一,山藍縣的班子還算清廉,有上進心,至少他們能主動找到自己,說出心中的想法。他們有經濟頭腦,隻是苦於沒有突破口。缺少一個契機,而張一凡就給他們提供了這個發展的契機。 第二,山藍縣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礦藏分布,這兩點缺一不可,離開了任何一個環節,自己也不會出這個麵。 張一凡把話摞出來,很多人就不說話了。人家是敢第一個衝在前麵的人,當時他們主動提出來,向張書記靠近的時候,你們都幹什麽去了?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