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1333.第1333章(1/2)

    烏逸龍在心裏一陣冷笑,張一凡這是借機會來敲打自己來了,隻是你還嫩了點!

    其實,他完全誤解了張一凡的動機,張一凡倒是真的想和他商量一下,關於山藍縣做為第一個試點,它發展的具體方向和事宜。

    他就不冷不熱地道:“這麽說張書記此次山藍縣之行,一定有什麽重大發現了?”

    張一凡道:“重大發現談不上,有幾點小建議。”他說著,打開了本子,“鑒於山藍縣目前的狀況,的確屬於山窮水複之地,窮困潦倒,交通閉塞,思想保守,民風彪悍。但是我認為,山藍地處湘省與廣省交界之處,有著它獨特的地理優勢。如果我們打通山藍到廣省的交通,就可以把外麵很多的東西引進來。而且我們不必直通廣省,通最近的107國道就行了。以我們現在的財力,也隻能做到這一點。”

    烏逸龍知道了,張一凡果然想修路,他不疾不徐地道:“不知道張書記有沒有看過報表,我們整個永林地區的財政收入,去年也不過六千多萬。修這路得多少錢?”

    張一凡早就叫專家估算過了,“從山藍到最近的107國道,總長不到一百五十公裏。據現在的行情,修一條普通的水泥馬路或瀝青路麵,估計費用在五到七千萬之間。”

    烏逸龍道:“五到七千萬,難道要把整個地區的財政收入,全部押在這上麵?”烏逸龍說這話的時候,覺得張一凡在開一個天大的玩笑。

    把整個地區的財政收入投放在一個小小的縣城,以大博小,實不是明智之舉。沒想到張一凡搖了搖頭道:“你聽說我,地方的政財收入,分文不動。關於修路款的事,我有一個初步的想法。”

    張一凡說的初步想法,其實已經落實到位,這麽說隻不過為了讓烏逸龍麵子上好過一些。張一凡道:“山藍縣目前探明的礦產有二十多種,其中以錳礦為最。據專家堪探得知,錳礦的貯藏量達以了近二億噸之多。我的主張是,賣礦以求發展。”

    聽到這句話,烏逸龍臉色變了變,賣礦以求發展!

    “這是國家資源,恐怕行不通吧?”烏逸龍在永林市呆了這麽多年,當然知道錳礦的事。“再說了,就算是山藍縣想賣礦,還得省裏批。山藍縣目前的交通狀況,就算是賣估計也沒有人敢要。如果你想讓投資商選修了路,再開礦的話,估計也沒有人敢幹。萬一中間哪個環節出了事,開礦的事就打了水漂,誰敢冒這樣的風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