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1246.第1246章(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林永地區處地湘省的西南方,與廣省和桂省交界,曾經有一腳踏三省的說法。換在以前,象這種地方都屬於三不管地帶,也可以說是山高皇帝遠,在這裏做地方官,倒也落得逍遙自在。

    因此,在這種地方,很容易養成土霸王,一些地方官漸漸養成了盲目自大,獨霸一方的性子。

    張一凡是從柳水鎮這樣貧困的小鎮一路走出來的,因此對林永地區這種貧困現象,倒也見怪不怪。雖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了二十年,總有春風吹不到的地方。

    與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相比,林永地區豈隻能用落後兩字來形容,而且民風純樸得近似野蠻。張一凡深深的知道,越是貧窮落後的地方,越是無知,根治的力度也大,困難重重。

    林永地區的貧困,由來以久,這是曆史原因。張一凡在來林永地區的路上,他就仔細推敲過了。招商引資那一套,在這裏根本不適用。

    沒有哪個商人願意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山旮旯裏,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他很快就把招商引資這個想法拋之腦後。至於怎麽把握這關鍵,治理好林永地區,為自己邁進省委一級添上濃重的一筆,這就隻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晰,到時再看吧!

    當年焦裕祿能治理蘭考縣,我張一凡就不能治理林永地區?

    第一次坐在林永市委辦公室,桌上擺著一幅林永政區圖。林永市下轄九縣二區,是一個大市。麵積極廣,多為山地和丘陵,隻有東北部有少量的平川。

    西南方向的山地,多住少數民族,東北和中部的平川,大都是漢人居住的地方。也是政治文化中心。

    林永地區有十幾個少數民族,其中以瑤族,壯族居多,少數民族人口三十多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百分之七以上,居全省第三位。

    少數民族,倒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張一凡腦海裏閃過一道靈光,是不是可以利用少數民族的特點,來做點文章?張一凡為此思索了良久。

    再看林永地區的財政收入,去年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六千多萬,張一凡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不禁暗自搖頭。光是雙江市一年的財政收入就是林永地區的三倍,去年雙江市財政收入近二億,這還不計雙江市以外的其他轄區。

    不過,對於林永地區的現狀,張一凡並沒有氣餒,當時通城縣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千萬,後來在林東海的大力開發,招商引資之後,通城縣不也水漲船高,很快變成了東臨市排列靠前的城市之一。

    林永地區的現狀,與當時的通城縣相差無幾。

    張一凡正研究著林永地區的地理,財政,風土人情,辦公室主任周斌敲門進來,“張書記,該吃午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