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1118.第1118章

想當年,張一凡隻是林東海一個小小的秘書,眨眼之間,他就從一個秘書,搖身一變成了自己頂頭上司。可笑的是,如果沒有他的提攜,自己這個老資格縣委書記,恐怕很難爬到現在這個位置。 朝中有人好當官,這句話十分精僻。 段振林也算是一個實幹家,跟林東海有相似之處,隻不過,他比林東海更要靈活一些。三十八歲的副市長,絕對風華正茂。如果仕途風順,他還可以再往上爬,至於爬到什麽位置,就得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官運了。 但是張一凡的青雲直上,盡管有不少人妒忌,段振林卻心如明鏡。張一凡可以辦成人家辦不到的事。為什麽?他們家族的財力,勢力,可以說手眼通天。 另外一個,張一凡也舍得付出,不怕苦不怕累,無論做什麽事都敢於衝在前麵。對於這一個樣的人,他不步步高升就沒天理了。 聽著張一凡講解公辦教師改革方案,段振林收回了自己的心思。 “你這個方案不錯,但是如何實行下去,我看這裏必須改改。首先,我們可以從現在,就是今年劃一條界線,以前的老教職工,我們暫且不說。對從現在這個時間段分進來的教職工,就按我們現在的方案實行。” “保守派就讓他們死端著鐵板碗不放,這邊新簽的教職工,我們可以實當的優不惠一些,采用合同製,不存在鐵飯碗這一說法。但是他們的福利待遇不能低於以前的公辦教師,比喻養老,住房公積金等等同等享有這種權力,而且還給他們增加獎勤製度,根據他們的考核成績,確定工資與獎金方案,實行能者多得的原則。” “此外,在任職期間,發生投訴,舉報,或者其它方麵不良習慣,由監督部門進行嚴懲。這個方案可以逐步實行,至少在二年之內,解決整個雙江地區的公辦教師改革製度。” “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這個改革製度實行之後,聘任製的教職工收入,肯定比那些抱著鐵飯碗不放的人收入高。如果他們願意接受這個改革方案,我們抱著樂觀的態度。要是有人死抱著鐵飯碗不放的話,我們也不幹涉,那就由人家吃肉,他們喝湯。” “再強調一點,不管是哪種方案,如果再次發現老師向學生索賄等惡性事件,嚴懲不怠。方案就暫時這麽定下了,後天的會議上,大家議議。” 公辦教師改革方案定下來了,段振林心情愉快地走出市委書記辦公室。他在路上一個勁地琢磨,這不就是一國二製方案嘛?笨死了,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非得實行一刀切,結果差點把自己切死。 真按這個方案執行的話,這些老古董估計就沒什麽話說了。新人按新製度,舊人按舊製度,解決了兩邊的難題。段振林嘿嘿地笑了,張書記的腦袋就是不一樣,居然可以把國策搬到這裏來。 偉大的鄧小平同誌,於一九九二年,在祖國的南海邊劃了一個圈,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後來,他又提出了用一國兩製的偉大方案,解釋了香港澳門問題。 使中國從此走進了新時代,雙江市的曆史,在張一凡等領導人的大力改革下,同樣迎來了經濟建設的新時代。 新開發區和公辦教師改革方案,如果實行下去,雙江市將在眾多的城市中脫胎換骨,真正走在內陸城市改革的前沿。 段振林今天的心情不錯,他回到市政府大樓,跟寧成鋼勾通了一下此事。寧成鋼本來是極為反對這件事的執行,但這次很意外地接受了。 再加上新方案的變動,寧成鋼點點頭,“我全力支持市委的意見!”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