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漁場

第148章 魚雨(1/2)

    當人在大海之上直麵龍卷風這種恐怖的氣象災害。

    再堅定的無神論者,都會默默在內心祈禱神佛們保佑,誰也不會例外。

    其實,無論是神佛,還是媽祖,對漁民們而言,都隻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事實上, 信仰媽祖的人非常多,遠不僅僅隻有漁民信奉媽祖。

    媽祖是神話傳說中的海神,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等等,是曆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據說媽祖原名林默,是宋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因救助海難的漁民,於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逝世。

    目前, 在全世界的47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三億多人信仰媽祖。

    在全世界, 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

    上個世紀80年代, 聯合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

    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和全人類共同精神財富。

    從曆史淵源上講,媽祖是流傳於我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

    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體現了漢族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

    曆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複台定台,這一切都體現海洋文化的特征。

    古代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

    林默娘的“裏中巫”身份,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

    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其海事活動密切相關。

    漁民因海難喪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

    媽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希求。

    據一些文獻記載,媽祖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 順應了人們的願望, 所以在媽祖死後立廟祭祀。

    此後, 媽祖的一個個神跡才接踵而至, 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

    所以民間對巫術的信仰是媽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礎。

    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680年,媽祖被賜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聖母“,康熙二十三年,又被賜封為“護國庇民妙應昭應普濟天後“,“天上聖母“和“天後“從此便成了媽祖的聖稱。

    至光緒元年,媽祖封號達六十四字。

    據統計曆代皇帝對媽祖的封號,總共達到600多字,創中國神仙封號的最高紀錄。

    在古代航行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媽祖傳說》給航海人以精神力量,鼓舞著人們戰勝惡劣的自然條件。從宋、元、明、清各個時代,文人筆記、地方史冊都記載了大量的媽祖傳說。

    關於媽祖降誕的傳說多與觀音相助有關。

    觀音在我國民間幾乎家喻戶曉,觀音幫助媽祖降誕的傳說的普及麵也就遠遠大於其他說法。

    甚至有人直接認為媽祖就是觀音的化身,有人認為媽祖乃其母夢嚐南海觀音所賜優缽花而孕,有人認為媽祖乃其母夢得南海觀音所賜藥丸而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