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皇廷緝事司

第二百三十一章(1/2)

    ["事實證明,朝廷的風雲變動,比夏天的雷陣雨還要迅猛讓人猝不及防。高岑上午當眾審過齊柔和小李子,小李子的招供幾乎將齊柔至於死地。

    太傅齊庸再次暈倒,齊斐卻隻淡淡地看了一眼大堂,視線掃過旁聽的蕭晚和顧甄,向高岑一禮,隻道:“謝岑世子為齊雙討回公道。”說罷毫不留戀地離開了。

    顧甄忍不住將對麵的蕭晚看了一眼,齊斐昨日見蕭晚的事情他有些意外卻也算在情理之中,沒想到今日齊斐對蕭晚的態度冷漠成這樣。

    這邊案子審完,顧甄自然是要邀好友高岑去放鬆一下的。他大方地邀蕭晚同去。

    蕭晚還未答,高岑已經替她拒絕道:“蕭督主怕是沒空。聽說山陽縣的人證已經送到京城,向來,安寧王的案子也該了了。這個案子似乎是大將軍與蕭督主一同審理的。”

    顧甄眉頭跳了一下,安寧王的案子可是大事。他沒說什麽,隻點點頭,與高岑一起離開。

    果然,上午齊柔跟被判了斬刑,下午安寧王的案子便開堂了。景仁宮那位還未來得及跟齊庸保證什麽,便已經無暇他顧——她明白,高啟這是要將齊家連根拔除了。

    山陽縣來的人證浩浩蕩蕩有二三十人,一部分是被抓去當苦力的村民,即鬼山失蹤的人;另一部分是私造兵器的同黨,從下麵負責監管的,一層一層到上麵負責往外運送兵器的,每個環節都有人——連證人鏈都滴水不漏,可見高岑用心之精,安寧王要逃脫這天羅地網已是不可能。最令蕭晚悲憤的是,這一切,都要高啟扛下來。

    也因為高岑鋪墊準備充足,這一次審案,即便太皇太後親臨都找不出破綻,差點當場將蕭晚砍了。

    之所以要砍蕭晚,原因很簡單,因為高齊氏也同樣懷疑齊柔的案子蕭晚出了大力氣,何況如今要定的是她唯一兒子的罪,她豈啃善罷甘休!

    秦穆施施然起身,委婉地勸誡道:“如今證據確鑿,方才安寧王也承認他跟此事有關,何況在他府上也的確搜出大批兵器。雖然是大罪,但皇上仁慈,最多也是隻是圈禁而已,不會傷及安寧王性命。”你若是再激怒皇上,那位難保不一怒之下將安寧王斬了。

    高齊氏連吃兩擊悶棒,幹脆當場吐血暈倒,被人送回景仁宮靜心調養。太醫看過之後還傳出話來說:太皇太後年紀大了,受不得刺激,若是再吐血,怕是老命難保。

    這話順利傳到前朝,便成了:皇上以仁孝治國,太皇太後病重,如此情勢下,不宜處置安寧王。

    仿佛高啟若真對安寧王怎麽樣了,高齊氏一個激動,撅過去,這便是他大不孝。

    高啟也忍了一口惡氣堵在胸口。安寧王的案子,因為太皇太後一口血,隻審到一半,便中斷了。高啟傳旨道:三日後他親自去審。百官諾諾不敢多言。一個是天皇太後,一個是藩王謀逆,哪一邊他們都不敢說得太多。

    景仁宮那邊得到消息,高齊氏從病榻上坐起來,臉色雖然差,卻並不像太醫說的那般虛弱。

    高岑上前去扶她,高齊氏擺擺手,兀自在一側坐下,對高岑道:“你這個法子倒是挺管用。哀家隻是吐口血,這個案子便不得不擱下。”

    高岑謙虛道:“是太皇太後做的像,瞞過了所有人。”

    高齊氏也不跟高岑說這些虛的,隻道:“高啟想坐穩這皇位就不得不將我這個皇祖母放在眼裏。我老了,安寧王是我唯一的兒子,如今擔下這樣的大事,以後要再出頭怕是有些難。倒是你,你清清白白,被平白栽贓了一個龍山傳人的身份,雖然如今還了你清白,但你也受不了不少苦。我們也算是同病相憐。”

    這些故意拉攏的說辭,高岑豈能不明白高齊氏的意思。高齊氏怕是下了決心要廢黜高啟,立她親兒子當皇帝,但麵上卻不能這樣說,而是給高岑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