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皇廷緝事司

第十九章鋒芒(一)(1/2)

    ["日出東方,紅霞滿天。高啟坐在宣政殿上,群臣叩地而拜,山呼萬歲。

    今天是個大日子,滿朝文武莊重而喜氣,個個麵露紅光。各方事情奏秉也比往常少了一半,似乎都迫不及待地想看蕭晚上場。

    巳時時分,蕭晚帶著三個屬下,踏入宣政殿,玉立殿前。

    高啟與秦穆幾乎不約而同地將蕭晚打量了半晌,同時想起前日裏他醉酒的模樣,高啟默默地升騰起一股怨氣,秦穆卻掛上一朵戲謔的笑容。

    “三日之期已到。蕭晚,五位督主的死因你可查明?”

    眾人盡皆看過來,眼中有唏噓有嘲諷更有幾分快意,仿佛今日就是蕭晚的死期,內廷司的日子到頭了一般。

    他們甚至都已經準備說辭好冠冕堂皇地來為蕭晚求個情,表達一下虛情假意順道洗清一下自己對內廷司的成見什麽的。其實在他們看來,若是大理寺和刑部能將幾位督主的案子搶過來,便標誌著內廷司名存實亡,其掌理百官刑獄的職能便被撼動了,有了這個空隙,便有了徹底架空它的契機。

    所以,若是蕭晚表現好的話,他們是可以放他一馬的。

    但顯然,這個冷若冰山的蕭督主並沒能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對峙一開始便拆了他們的台。

    蕭晚躬身行禮,“啟稟皇上,幾位督主的死因已經寫在這本折子上,請過目。”

    轟然一聲響,此話猶如一滴冷水突然落進了油鍋裏,劈裏啪啦在眾人心中炸開了。眾人臉上便跟開了染坊一樣,神色迅速變化著,不知道在盤算些什麽。

    對文武朝臣而言,一則,他們並不相信蕭晚有這個能力在三日之內查出幾位督主的真正死因;二則,在他們看來,內廷司別的本事如何他們不必多想,但偽造證據,構陷忠臣良民倒是路人皆知的,所以,今日的情勢在他們看來,會不會是內廷司又將構陷一批朝臣的伎倆,他們甚至開始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有得罪皇上的地方,若是有,是不是該趁早告老還鄉保全身家性命?

    一些老臣在私底下已經暗使眼色,準備見機行事。

    作為大內高手,韓昭將這些人的反應盡納入耳目之中,目光再次落在蕭晚的後腦勺上,微微沉了一下,霎時轉開。

    蕭晚就像是對這些反應毫無所覺,在朝堂上站出了他內廷司督主該有的風華和氣度。

    太監總管張培福走下台階,接過奏本,小心翼翼放到龍案上,眼角餘光不自覺地掃過高啟的臉。

    高啟的視線一直落在蕭晚身上,拿過奏折象征性地翻了一下,便扔在一旁。

    這種冷淡的舉動自然沒有逃過群臣的法眼。這給眾人傳遞出一個信息:皇上對那本奏折的內容並無好奇或者興趣。要麽,他已經知道內容,要麽他根本不在意裏麵寫的什麽。

    這不得不加重他們的懷疑——高啟有陰謀!

    高啟道:“凡事要有理有據,方能名正言順。既然你已經查明真相,何不當眾說明一下,也讓眾愛卿心服口服?”

    高啟跟蕭晚一起生活十餘載,蕭晚不但反應遲鈍,腦子也不好使,人也不機靈,他不信蕭晚真得查得出事情原委來!

    蕭晚早有準備,躬身領命,開始講述這幾個案情。

    “唐玉安的死,身體上查不出傷,不是因為沒傷,而是因為傷口太過細小,比蚊子叮咬留下的痕跡還要微不可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