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揚帆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家夥神神叨叨的(1/2)

    “這個名字不好。”高凡說,“太俗。”

    “怎麽就俗了?”孫杉杉不滿道,心裏卻也與高凡有同樣的感覺。

    這幾年,報紙開始提出摒棄“宣傳腔”,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路線方針政策。什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就有些見仁見智了。

    有一派觀點認為,所謂群眾,就是那種沒文化、大字不識幾個的鄉下老農,所以需要用最通俗的語言來寫新聞,間或夾雜一些“恰飯”、“屙屎”之類方言俚語,顯得特別原生態那種。

    另一派持相反觀點,認為報紙還是需要有格調的,要拋棄的是宣傳腔,而不是自己的格調。他們主張新聞要有藝術感,要用文學語言,恨不得一段話裏用七八個成語、典故之類的。

    當然,還有一種情形,就是追求新穎,用火星文字,以迎合年輕人的口味。這當然就是那種年輕記者才幹得出來的事情,屢屢是會被老編輯們痛斥的。

    茂林日報屬於追新但有分寸的那種,總編思想比較開放,經常鼓勵記者們使用一些新詞匯,比如“弄潮兒”、“吃螃蟹者”、“守望者”之類,如果再能有幾個英語單詞就更好了。

    這些詞最初見報的時候,的確是帶來了一些好評。但隨著大家都開始用這樣的提法,這些提法也就迅速地爛街了。

    此前高逸平登報,就被冠以“弄潮兒”的美譽,高凡曾調侃說,這年代的弄潮兒太多,潮都有點不夠用了。

    “那你說,這個標題該怎麽起?”孫杉杉轉而向高凡問道。

    高凡說:“要想吸引眼球,你就得製造出懸念。比如說,大局長為何夜半不歸,女廁所為何有陌生人出沒,牆上一滴陳年的血跡,為您引出辦公樓裏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噗!”

    孫杉杉好懸沒把一口老血噴到高凡的臉上。

    “怎麽樣,是不是特別勾人?”高凡洋洋自得地問道。

    孫杉杉捂著笑道:“是不是勾人,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如果我照這樣寫了,我們總編會想打人。”

    “我這話放在這,不出三年,你不這樣起標題,你們總編還不樂意呢。”

    “你就拉倒吧!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二人說說笑笑間,瑞章已經到了。高凡和孫杉杉一起出了站,孫杉杉向高凡承諾有關靈川勞動局的稿子幾天內必定見報,然後便上了公交車回報社去了。高凡坐了另一趟公交車,回到了滄海化肥廠的駐瑞章辦事處。

    1000多人的廠子,在省城建一個辦事處,在時下是很常見的事情。辦事處的編製隻有兩個人,租了一處民房,其中有一間辦公室,兩間宿舍和三間客房,廚房和衛生間也是齊全的。

    辦事處平常的職責是與省裏各單位聯絡,雖然需要聯絡的事情也不多,但關鍵的時候如果沒個人能夠跑動一下,也是比較麻煩的。

    廠裏有時候有一些零星的采購需求,比如買一個汽車上用的配件,或者檢驗科需要的某種試劑,專門派個采購員過來的話,既費時、又費力,有個辦事處在這邊,一個電話就辦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